这周听罗辑思维,罗振宇讲到他对于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心得,其中让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关于打破用户防御的说法。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个普通大学生每天将他发的60十秒语音转换成为文字,发在微博上面。
本来他们也没有太过在意,后面渐渐认同了这个年轻人的坚持,目前已经把他招进公司了。
这个普通大学生在只是做在做自己的事情,而罗胖对其完全没有起什么防御心理,觉得这是为了进入自己的公司做准备,然后后面的事情反而是顺利成章。
听完这个之后,我重新又听了一遍梁宁的这一篇《05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什么是防御?
防御就是我们的戒备,只要我们开始思考这个事情,这本身已经是在启动了防御。
而好的产品是应该要绕开用户的防御,直接抵达用户的潜意识。
人的选择,70%是通过潜意识进行的。
如果我们是基于意识的交流,让人启动了高防御的模式,想要让人接受就要花成倍的功夫,无疑这是舍易就难。
这让我想起了咪蒙的文章,她常常帮别人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读者深感认同,下意识就转发出去了。
而如果让用户思考,文章说的内容对不对,文章被转发的可能性就大大下降了。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迎合用户的潜意识呢?
梁宁说:
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无印良品的设计师深泽直人有一个经典的作品,就是用拉线控制的壁挂式CD播放器。
这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熟悉的感觉,用拉线控制点灯,用拉线控制风扇。
拉一下线,灯亮了;拉一下线,风来了;拉一下线,音乐响了。
使用这款产品,你不需要使用说明书,因为隐藏在心底的经验,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