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用文字交流,无论是读一本期许已久的书,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还是自己有感而发,写一写自己的心情,感悟,所见所闻,不拘泥于文体,也不拘泥于表达形式,随性即可!
一、对于书籍的阅读,我试图体会作者的每个字的意义,然后细细的品读,专心的思考,最后写下感悟!
有人说过,“读书是最简单的窃取别人心灵的方式”,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不拘泥于交流的场所,时间,拿起一本他的著作,你就已经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光明正大的去窃取他的心灵,和作者来一个全方位的心灵接触。
为了不辜负这最简单的机会,我会不自主的在书上做批注,并且在觉得有用的地方折角,让后细细的回读,最后一定要写一篇书评,一方面,证明我看过了这本书,另一方面,这书评的内容,是属于我的理解!这也是我对这本书,对辛勤的和广大读者掏心掏肺的作者最接地气的尊重!
在读书面前,我不敢说,我是一个理解深刻的读者,但是,我敢说,我一定是一个最努力和文字进行交流的读者,一方面,我对书的每一个字都认真思考过,另一方面,欣赏作品的同时,我一定会在书评中列出我的困惑,即使不能得到答案,我也试图用我的思维去试图理解!
二、对于写作,我喜欢用文字交流,但是,前提是交流的对象要懂我!
当今社会的社交软件占领了人们的生活主页,不知不觉的,评论和点赞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理需求,当我们在质疑这种变态的社交方式的时候,我们何不换个高度看看,为什么我们宁愿醉生梦死在点赞和评论的世界?
我想,这是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倍感孤独,社交软件,便捷的成为了人们交流的方式,而点赞和评论,就是软件的使用者可以找到一个懂自己的虚拟的朋友!
同样,简书当中的点赞、评论、还有打赏和社交软件异曲同工,唯一不同的是简书这个平台的使用者的水平更趋近于附庸风雅,心灵上的交流更加的深刻!
说一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昨天在简书这个平台上我发表了一篇议论文,关于男女平等的议题。期间收到一个网友的评论“论述方式很有问题!”
我追问请教了这位网友,“请您指教我哪里有问题?”
这位网友简短的列举了我文章当中关于议论主题结构的问题之后补充了一句“点到为止,不要再追问了!”
当我细细的看完他的评论的时候,才发现他所关注的论述内容,我在文章当中只字未提,而我在文章当中的论述内容,似乎他只字未能看进去,最后还注了这么不咸不淡的一句没礼貌的话!
诚然,我不是一个自负的人,我希望从这位网友的评论当中了解到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究竟有何问题,最后才发现,他原来并不懂我,最起码,在评论的时候,他并未认真的将我所有的文字看透,而对于他的评论,我只淡淡的回复“谢谢您,可是您貌似没读懂这篇文章,我们的脑电波不在一个波段,点到为止,不必再问!”
原来,我才发现,对于文字来说,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再或是评论,终究有那么一部分人专注打酱油很多年,一方面,大义凛然的去批判着文章如何如何的残次,另一方面,对于原稿,他们所做的学习工作有少之又少!
用文字交流心境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严谨扎实的学习的态度,然后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和文字交流。
而对于那些不咸不淡的伪学者,你首先不懂文字,你并不了解文字的气节,再者根本不懂我,你也不了解我自诩为文人的气节。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