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 月份,我看了哈佛 "积极心理学" 公开课(曾倍受关注的哈佛幸福课),在谈到工作时,Tal 教授介绍并区分了 “job/career/calling” 三个概念,按个人的理解简单阐释如下:
Job:营生,迫于生计的工作,意味着劳动者为了赚钱而付出劳动,本质是一种不得不为的交换。
Career:事业,趋于代表相对更深的连接感,互益共赢,人在提供生产力的同时也收获了逐级进阶的物质和精神满足感。
Calling:使命职业,怎么听都好像有一点儿玄乎,感知到被召唤,主动去做,甚至 “牺牲”,背后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度认同和驱动。
真的有人怀着使命感,选择了自己的工作吗?那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状态?
毕业好几年,我很少发自内心地认可我正在做的工作,也完全不想分享。我希望彻底消失,不留任何痕迹。直到我想象:临终前,我的人生依然是一张白纸,假如我自己执拗地一笔都不写,它将填满别人给我贴的标签,我不能接受。我要掌握定义自己的话语权(剖白自己无异于魔鬼用心 2333),我是我隐藏的,也是我表达的,即便不准确。生产自己认可价值,愿意分享的内容,是我想要做 CALLING 系列访谈的原因之一。
离职好多天,远离了不喜欢的工作状态和不想要的工作方式,对怀着使命感工作的人充满了好奇。他们是如何走上使命之路的?从事使命职业和做普通工作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可能每个人都做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情?帮自己找到答案,给有自我觉知意识的年轻人一些启发,是我想要做 CALLING 系列访谈的原因之二。
未来,也许公司这样的组织机器会瓦解重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天赋、优势及发展,个体以兴趣共同体的形式聚集,自我实现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四民有务,各以得其志为乐”,促成这样理想社会愿景的到来,是我想要做 CALLING 系列访谈的原因之三。
梨雲,是我遇到的第一个 “怀着使命感” 在工作的女孩。
我在网上搜索 calling 相关的内容,看到了梨雲的豆瓣文章。她曾陷入好几个月的迷茫,觉得跳槽也不是办法,做了职业咨询,花了近两周的时间梳理自己关于 “理想工作” 的问题表。而现在,她正处在曾梦想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之中。
第一次与她聊完天,我发现这个访谈的主题定位可能应该是 “工作的另一种状态”,而非 “职业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也许可以提供一种职业的参考,但从事使命职业的人在做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并不重要,适合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可能不一样,没有合适的工作还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工作。
就像梨雲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我们谈论的,是每个人心中的 “罗马”。
*以下为访谈正文*
关注自己的优势
嘻嘻笔记:你是从哪里了解到 calling(使命职业)这个概念的呢?
梨雲:当时塞利格曼* 那本书给了我不少帮助,听到他提出 “calling” 这个概念,才意识到自己一直都没搞明白 “我来地球活这一次到底是为了什么”。之后,就走上了 calling 之路。
*注: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他提出工作有三种不同的层次:job/career/calling,有些地方也把 “calling” 译为 “天职”。
嘻嘻笔记:这个概念,或者说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念为什么会打动你?
梨雲:我从小喜欢跟自己较劲,所以一直开心不起来,塞利格曼提出的那个 “与其一辈子跟自己的短板过不去,不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给了我一些解脱。我也是真正开始自我探索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从来不了解自己,却一直自认为很有自我。
嘻嘻笔记:对,这点我也觉得很有启发意义,重要的是 “扬长”,关注自身优势以及积极面。之前老觉得人们在谈到热爱的事物时,眼睛是发光的。你在做喜欢的工作时,是一种什么状态?
梨雲:是的,清楚地知道自己做的是自己所爱的,也是自己主动选择的,那种感觉,跟为了糊口,或者为了尽责任义务,或者为了虚荣而工作,完全不同。尽管可能做的是同一件事。不光眼睛会发光,整个人都会发光。
嘻嘻笔记:所以你现在具体在做的是什么工作呀?基于什么做出的选择呢?
梨雲:我在南京一家机构,做心灵成长和身心疗愈。机构创始人的初衷也是利他的,这一点我很认可。
嘻嘻笔记:那你个人寻找自我的经历,可以说完全符合你现在在做的课题咯?
梨雲:确实是的。其实说来也很莫名其妙,我一开始并没想走心灵这条路,只是想搞明白我自己。
但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内在的问题比我头脑所认为的要严重的多。当前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做什么工作,而是为什么在此之前,我的人生被我过成了那样?接着就走上了疗愈之路,过程中发现对我来说,确实没有比这个更有价值更让我觉得值得投注整个人生的事了。
嘻嘻笔记:在做这份工作之前,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呢?是什么促使你想要换工作?
梨雲:之前,我在一家纯商业环境的外企,公司鼓励人像机器一样工作,敏感的特质被认为是 “不好的性格”。后来我发现,我原先认为自己很多不好的地方,到了现在的新环境,却都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品质。我也不会像原先那样纠结了,干嘛非得跟自己过不去?
嘻嘻笔记:这听上去和亲密关系也有些像,彼之砒霜,此之蜜糖?
梨雲:是呀,人生的不同面向,说到底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不跟自己对着干,真正想要的,其实很容易实现。就怕自己不肯放过自己,非要拧着来。
问题常常缔造现实
嘻嘻笔记:在寻找自己的使命,或者说在重新认识自我期间,你都做了哪些尝试?有特别想分享的感想吗?
梨雲:我必须深入地认识自己,必须知道我这一生为何而来。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了解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因此,我花了大概两周左右的时间,不断细化对我来说重要的问题,然后尽可能用详尽的细节去填充回答,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明确你想要成为的样子。描述越具体,答案越明晰,也越容易实现。活出内在真实的自己,对你有多重要,你的动力何在,这部分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这期间,尤其在我刚梳理完所有的问题和答案时,重新审视不由觉得很沮丧,我问自己:是不是太过理想化了? 世界上有这样的工作吗?这样的工作真的存在吗?怎么可能会有我想象的那种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
但是,一年后的现在,我已经在做这样的工作,身处于曾想象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之中。所以,不要怀疑,尽情做梦,你连想都不敢想,还谈何实现呢?
使命职业,它选择了我
嘻嘻笔记:真的很激励人啊,有了明晰的方向,你有马上行动起来吗?如何确定自己选择的就是那份使命职业呢?会有很兴奋的感受或者很明确的征兆吗?
梨雲:严格来说,不是我选择了它,而是它选择了我。事实上,一个已经琢磨了几十年自己的一生到底意义何在的人,在明确了使命的方向后,是不可能不马上、立刻行动的。这样的人,不可能等得到明天,她连下一个小时都等不及,她什么相关的事情都愿意尝试,哪怕看起来不相关的事,她也想要先了解一下,说不定对方就能给自己一些相关的信息。
我确实立即就行动起来了,那是一种迫切又焦虑的状态,既有激动,也有害怕和怀疑。因为对心理咨询行业一无所知,我开始在网上找心理咨询师,我有很多问题想问,想要自己去做个案。在第三家咨询机构,看到一个卡牌咨询的活动,以前我对卡牌、魔法这些完全不感兴趣,也绝对不会相信。但那个活动介绍里有一句话深深地抓住了我:可以协助你看到来这个地球的使命。我就去了,做了 1 个小时左右的咨询,当时疗愈师和我说的话,我只听懂一小半,尤其对方说我 “灵性很高”,我更不理解。我想,这说不定是销售的套路。
后来,我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和课程,活动很有意思,和心理咨询不同。活动中展现出的那种疗愈和成长的方式,莫名奇妙地让我觉得就是对劲,就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就意识到并不是说我非做这件事不可,但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地觉得,除了这件事,其它事情都是没什么意义的。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具备了协助别人成长和突破的资格,这件事也就非常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的工作。
确定方向到 “找到” 工作是很快的,做热爱的事,不是去找,而是去创造,虽然结果可能和 “找到工作” 是一样的。但对于我个人而言,也可以说,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份这样的工作。我在找实习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和朋友聊天,对方发现我想做的事情已经有人在做,就积极介绍我认识。
从意识到自己有选择,到真正做出选择,这段时间反而不完全是开心兴奋的,最初甚至有些担心和恐惧。当你是大部分人中的一员时,与很多人都有共同语言,朋友会很多。而踏上自己的使命之路,意味着路上的人会很少,真正的朋友就更少,甚至没有同行人。走与大部分人差不多的路,会很有安全感,因为多差都会有人和你一样,未来是可预测的。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活在召唤之中,甚至可以说,我是被逼无奈做了选择,因为除此之外,其它的路我都不想走。
放下对 “特定结果” 的执着
嘻嘻笔记:所以先是意识到 “有选择”,然后才是做出 “那个选择”。你会觉着这是一种 “非如此不可” 的体验么?
梨雲:不管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份工作,如果觉得 “非如此不可”,很可能已经误入歧途。“非如此不可” 意味着对 “特定的结果” 有执着,但更高的力量是超过人的思维的。选择你自己内心最爱的,做的过程中有心流体验*,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你只是竭尽全力去做,不对特定的结果有期待,结果会自然呈现。
*注: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 “心流” 的概念,称幸福不是人生主题,而是附带现象,是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时,获得的一种内心秩序和安宁的状态。
嘻嘻笔记:提到 “更高的力量”,是因为你有信仰吗?会不会有人说你的一些观念像修行人?如何平衡做自己与他人的影响?
梨雲:没有,我是无神论。对佛经有兴趣,有些观念和佛教类似,其实只是巧合。我认为不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之前我是 100% 受社会影响的,曾经以为对他人的感情是最有价值的,结果却非所愿,总有一种好像有什么没做的不安心。其实,别人认为我是怎样,一点儿也不重要。
嘻嘻笔记:原本打算问你,经常有人会杠,你说自己不在意钱,你都没有钱,谈什么在意不在意?马上又意识到,如果真的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成立?
梨雲:是的,这是一个陷阱。为了证明自己不在意钱,挣到钱再放弃,其实从一开始就是被他人观念影响的。与之类似,有的人说想挣钱,甚至也确立了明晰的目标:2020 年赚 100 万。除了要有行动力,尽自己所能去做好,其实还需要破除一些对金钱的障碍信念。
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有钱,但实际又有一些影响他的限制性观念,比如:像我这样的人真的会富有吗?有钱的人也不一定快乐呀......一方面对特定结果有执着,一方面内心还极度害怕失去,这些都会阻碍金钱的获取。不能通过一个人说的去判断,行为和目标之间,常常会不一致。
嘻嘻笔记:想到毛姆《人生的枷锁》里的主人公菲利普,因为上帝没让他天生的跛足奇迹般地恢复,而弃绝上帝。有点儿像 The Secret* 热门起来后,人们实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错误方向?
梨雲:吸引力法则本身没有问题,《秘密》这本书和同名电影强调了 “心想事成” 的一部分真相,却没有透露全部的细节,可能容易让读者或者观众误解,但它本身并没有错。现在我们大陆引进的很多跟身心和内在成长相关的书籍,比之前要更加广泛、深入和实用。
*注:与墨菲定律类似的 “吸引力法则”(The Law Of Attraction),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The Secret(秘密)是据此拍摄的纪录片,同名书籍也很畅销。
嘻嘻笔记:比如说,要走上使命之路,信念或者自我探索也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梨雲:是,发现自己,保持这样的信念依然重要。还是那句话,想要走上使命之路的迫切愿望高于一切,它会驱使你想尽千方百计到达目的地,用流行的话讲就是 “全宇宙都会给你让路”。
草莓的滋味,需要你去品尝
嘻嘻笔记:现阶段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阶段性的目标吗?
梨雲:对我来说,现阶段想实现完全的自由。
嘻嘻笔记:完全的自由是一种怎样的自由?是相对现在更自由吗?
梨雲:自由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有 99% 的自由,1% 的不自由,也意味着不自由,不是完全的自由。完全的自由对我来说,意味着毫无牵绊,了无挂碍,不是说 “绝情” 或者 “无情”,而是对当下、此刻非常的满意。
假如今天是我一生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刻这一个小时这一分钟是我一生中的最后一小时、最后一分钟,我仍然会选择做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完全地活在当下,心里没有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期待,哪怕立刻死去,也没有任何的想法。
其实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活出自己的使命,活在自己的召唤中。只有那些特别特别特别渴望的人*,他们才可以达到这种状态。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注:想到司汤达在小说《红与黑》的最后写着 “TO THE HAPPY FEW”(献给少数幸福的人)。
嘻嘻笔记:如何判断这是自然而然达到的状态,还是一种因为得不到而被迫的 “佛系” 呢?
梨雲: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表面上看这两种人还挺像的。其实接受自己的心和念去做,不否认也不抗拒,反而可能更容易走过这个过程。就好像你一直想吃草莓,可是一直没吃上或者刻意不吃,反而让你更想吃,这个想法和渴望会长时间盘踞在你心头。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去吃,吃个够,吃个饱。吃够了一次之后,可能你还想吃,那就下次再吃。也可能你就此吃够了,再也不想吃了,那这个对于草莓的想法和念头可能就消失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你自由了,不再受那个想法和渴望所奴役或控制了。
嘻嘻笔记:关于刚刚那个 “即使此刻死去,也在所不惜” 的感觉,想到你之前提及对乔布斯演讲视频感受上的转变,这是怎样发生的呢?
梨雲:一篇文章或者内容是否是 “说教”,也取决于接收信息的人。她看到这篇文章后,只是从智识上去理解,还是说去做。就像那颗草莓的滋味,它的存在不是要你用语言去解释,而是需要去品尝的。
我第一次看乔布斯的那个斯坦福大学演讲,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鸡汤,连 “说教” 都不如,大街上的 ”鸡汤“,5 分钱一碗的那种。直到我后来真的去做,有回无意中看了第二次,才发现这东西讲的这么好,原来他讲的这么入我的心。
但是,即使我自己在做这件事时觉得最爽最嗨,世界上除此之外没有比它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我也不会觉得因为我是这样,所以我身边的人都要来做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由的选择。
访谈内容根据我和梨雲的语音及文字对话整理而成,最后原本想针对 “不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也不喜欢当前工作的年轻人” 给出一些职业建议,但这种 “怎么办” 的问题,有待每个迷茫之中的人去挖掘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针对以上呈现,如有任何疑问,期待留言交流:P
p.s. 如果你正好是那个幸运地从事使命职业的人,也欢迎联络我,与更多人分享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