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什么?有人说金钱就是财富,有人说房子是财富,也有人说人脉就是财富。每个人对财富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财富都要用“时间”这个要素来承载。
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你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富豪,还是沿街乞讨、食不果腹的的乞丐,每天都只拥有24小时。但很显然,富豪和乞丐的单位时间价值是不一样的。
一天小A去当地最出名的水世界游玩,玩的人很多,必须排队,每次排队的时间大概是1小时。小A想了想,一小时玩玩手机很快就过了,就加入了排队的队伍中。然而当快要排到他的时候,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来到他面前,很有礼貌地跟他说:我出200元,你这个位置可以让给我吗?
请问,小A应该收下这200元把好不容易的排到的位置让给该男子吗?
假设小A的月薪是5000元,工作日22天,税后的每天收入大概就是200元。排队一个小时已经相当于工作八个小时了,很划算。理智的选择应该是接受这笔交易,因为8个小时肯定是大于1个小时的。
中年男子为什么愿意花200元买小A这个位置,肯定是因为他的单位时间价值很高,可能他用这一个小时打几个电话,谈几笔生意就可以赚几千几万,200元买这个位置那真是太划算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凡事不能靠感觉,而应该先算一算,学会量化思维。有数据支撑的逻辑推理比拍脑门的决策靠谱。
对于日常开支,我们大多数人也都习惯只用金钱来量化,很少人会把时间这个维度算在里面。
出门看电影,大多数人只会关注坐公交花了多少钱,电影票花了多少钱,很少人会在意路上堵车花了多长时间,等电影开始花了多少时间。
我们总是为各种免费、特价的商品付出了太多的资源和时间,比如为了领一袋鸡蛋排很长的队伍也很有耐心,为了抢优惠券时不时拿出手机来刷新,在双十一买一大堆可有可无的东西屯着,国庆春节七天长假为了剩那点高速费堵在高速路上买罪受。
反正虎哥是不爱双十一各种买买买(男生也没那么爱买就是),每次国庆春节回老家都是提前一天出发,高速上基本上没什么车,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准时到家享受团圆的幸福感。
当一个人单位时间价值较高时,就会更在意自己的时间,并且会更倾向于用金钱去置换时间。比如故事里的中年男子。
反之,当一个人的单位时间价值较低时,就会显得无所事事,看起来时间一大把,但却虚耗在低价值的事情上。
如果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关注点都在细枝末节的蝇头小利上,就注定没法放眼大局,财富就会离他越来越远。与其花时间去排长队领一袋鸡蛋,还不如坐下来好好的看一本书,日积月累,你就能实现蜕变。
凡事一定要思维先行,技巧在后。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则至于术。请大家一定记住,尽量花时间去武装自己的大脑,而不是为了节约开支而浪费大把的时间,因为时间才是最珍贵的。时间就是生命,它一去不复返。
我们每天上班本质就是出卖自己的时间,大多数人的单位时间价值是不高的。而老板们就是用金钱买员工的时间创造高价值为他的企业带来利润。我们其实也可以去买别人的时间,那就是读书。
一位作者花费一生写了一本巨著,我们花100元买他的书,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买了作者的生命,然后放进我们脑中,其实就是变相给我们自己续命。
所以读书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想要的学什么基本都可以搜索的到,就看你想不想。
从价值上看,时间是远远大于金钱的,花钱买别人的时间也是非常值得的。这就是为什么富人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用钱去解决,然后他还更有钱。穷人呢,啥都自己干,啥都省,于是越省越干,越干越穷。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做好时间管理,不要浪费如金子般珍贵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