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群思维日——创业感恩节
首先,我不是陈伟鸿老师的粉丝,在《对话》节目之前就有印象了,但仅此而已;
其次,我做公益,我去甘肃省甘南夏河乡麻当县化旦尖措孤儿学校给孩子们支教半个多月,我记着他们好多孩子的脸,也去过武威古浪的部分留守儿童学校,还有很多地方;
最后,我是樊登读书会北京分会的活动运营,门票确实没有花钱,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个活动伟鸿老师讲到1+1的时候我就走了。
因为:
我不太想流泪,被这种我本来是抱着学习态度的活动;
我不太想太过失望,因为我喜欢的吴晓波老师还没有演讲,据说吴晓波老师根本就没有来;
另外,我要赶回家的最后一班公交车,还好赶上了。
活动是社群日7月27日,主题很明确,环节设置都没有问题,来到奥林匹克公园感受着活动提前的氛围感觉还是很棒的。
对于社群我确实还存在着疑问:
1,如何从1到n?
2,如何制作社会效应的共鸣?
3,如何让社群与用户之间的粘性能够维持?
4,目前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社群都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合理运用事件营销的。抱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这里。
活动开始还是被奥林匹克体育馆的音响灯光等吸引了,虽然不是最好的场地但还是很加分的。
当整个会场的调调定了以后,难免还是很失望的:讲究排场,讲究阵势,内容乏味,有干货的嘉宾没机会发挥,尽是几句话概括整体思维(怎么可能),这种场合讲什么梦想?讲什么未来?我们是学习来的,不是喝鸡汤来的(好吧),最后梳理了一下真的是没有记住谁的主要讲话。就记着:乳山市长的诗词朗诵和乳山名字来源的故事;律师的硬广告和时不时对市长和主持人的调侃;奥运冠军的紧张忘词演讲没有内容更;女主持的硬广告;灯光的公益,徐井宏老师的点滴之谈,正和岛的老师刚要讲干活却被打断,就记住了一个时间轴的知识点,等到陈伟鸿老师讲的时候心情还是有些小激动,但是全场人已经走了大半,不可否认陈伟鸿老师是有过大舞台经验的,台风控全场,煽动性很强,旁边一直叽叽喳喳的小情侣此刻也停止了说话,会场很安静,但我不是很想在这种会场流眼泪,离开了。
后来听说吴晓波老师也没有来,心理哇凉哇凉的,给这次活动差评,是我最真实的表达。
这种大活动一定要给某一位嘉宾足够多的时间来讲讲社群的,这么大的一个概念几个人泛泛而谈,怎么可能表达的清楚,那我们观众又怎么能学的清楚,那些远道而来的朋友能有什么收获,如果只是让台上的所谓社群联谊,那我们观众成了什么?如果我买票了,我会要求主办方退钱。这就是为什么:混沌大学是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是樊登读书会,我们每一次活动收费都不贵,都合理,但是每一次参与活动的朋友都能够满载而归,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再次失望,再次失望,不知道大家怎么想。
最后,弥补大家的失望我有这样一个礼物要送上,樊登读书会免费的体验二维码,您可以扫描下载樊登读书会app免费收听7天。我是樊北活动运营张世磊电话17079397555欢迎加微信或者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