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室友身高一米九三,臂围42cm,卧推100kg,可腹肌和胸肌一直不成型。
“啊,郁闷!每天都在坚持,就是出不来形状,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没什么效果?”室友狂饮着蛋白粉,耷拉着肩吐槽道。
刚好那时我正刷着知乎,“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是一种什么体验?”“有文化有多可怕?”“有哪些适合自我提升的app?”,发现大家都很迫切的想要改变,想要进步。
2018跨年夜,上万人不去看跨年演唱会,不去陪伴侣,而是在罗辑思维跨年演讲上进行一场“思维跨年”。
打开各种自媒体,自律、格局、认知、努力、阶层这些关键词已屡见不鲜。
互联网打破了各种圈子的屏障,大家更容易接触到一种(伪)繁华精致,或者说一种更加理想的生活。
于是出现了知识焦虑、成长焦虑、一种不甘落后的焦虑。所以大家都拼命的努力着。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这个时代,努力已经成为一种标配。
可是,大部分人却变得更焦虑了,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没有改变。为什么?
02
先来看一张图
再看一张这张图的进阶版
答案其实就在这张图里面。大多数人的努力及投入时间,还没达到能突破缓慢起步期的程度。
缓慢起步期的终点对应着第一张图的里程碑节点,我们所有的努力与积累都是为了在这一刻之后取得爆发式增长。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时刻?
是白茶的绘本《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出版的那一刻;
是马云创建出阿里巴巴的那一刻;
是村上春树写出《且听风吟》的那一刻;
是GAI的一句“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划破长空那一刻。
缓慢起步期之前的时间跨度最长,进步速度最慢,最容易消耗人的意志。
那么该怎样努力才能更有成效,更加逼近那一刻呢?
03
一、利用元认知,重筑自己的思维
所谓“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中看到的。
用美国心理学家佛拉维尔的标准定义,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村上春树曾在书中说道:“通过涉猎各种类型的书,自己并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还能从稍稍离开一些的地方,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世界的自己的模样。”
这种相对化的视角就是元认知的表现。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你这么努力还没有成效?”利用元认知进行再思考,这个认知真的正确吗?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超出了平均水准,那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低于平均水准的人去哪了呢?
乌比冈湖效应,就是指这种高估自己实际水平的心理倾向。所以,我们很有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努力程度。
再继续就这个问题思考,努力这么久,真的一点成效都没有吗?还是因为自己好高骛远,忽略了点滴的积累呢?
通过元认知进行思维的重筑,能不断的进行认知修正、认知升级,对思考方式和结果进行再思考,让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
04
二、多维度、不痛苦的坚持到底
为何要多维度?用李笑来的话来讲
在单个长度上,比的是长度;
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
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
在一个维度上死磕,永远只有那极少数人占据前位。要学会利用多维度的体积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复合竞争力。
李笑来举了一个例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的金牌得主,今天的人们还能记得几位?
李宁、郎平、李玉伟、吴小旋、曾国强、姚景远,周继红、许海峰……
绝大多数人可能只记得住李宁和郎平,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在自己曾经做的最好的维度之外,开拓了一个甚至多个维度。
当然,你必须先至少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再寻找各种跨界的维度,才得到几何级数的提高。
05
坚持还能不痛苦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充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 ——采铜
当你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情当中时, 你会发现坚持的概念已经从你脑海里消失了。
现在正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可又找不到兴趣和热爱的事情怎么办?
这时元认知又开始起作用了。兴趣是找出来的吗?找不到的话是否可以进行培养?是否有进行足够多的尝试?
多试错,多观察,多总结。
我从来都不知道我有写作这一兴趣的。因为工作原因,我的自由支配时间很少,电子设备也很少接触,所以我的业余活动变成了阅读看书。
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输入,有东西想从身体里迸发出来,但说话自由度也受到环境限制,于是我接触了写作。
这是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因为以前从来没想过。结果发现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我能够废寝忘食,尽管每次写完东西一身疲惫,但一篇作品的诞生给我带来的刺激与愉悦大于其他所有。
当然,人一生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有讨厌的事情又不得不做,那尽量赋予它足够的意义。
李笑来说写文章很难让他有动力,于是他决定用写作专栏得到的税后收入建立一个公益基金,用来资助想要学习计算机的大学生。
目前来说李笑来的一个字值2000元,那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就能给2000个大学生颁发奖学金。
写作的意义变了,于是他的大脑由抵触转变成了高度兴奋,不喜欢的事也不那么痛苦了。
06
三、 将注意力放在最需要专注的地方
要到达缓慢起步期的周期很长,而将注意力放在最需要专注的地方,则是缩短周期的有效途径。
检查一下你的手机app,有多少是经常用的;看一下你的微信新增联系人,有多少你还有联系;再看一下你关注的公众号,又有多少左上角标着红点,沉在页底。
正因为我们想拼命的努力,于是对各种鸡汤杂讯照单全收,各种学习软件装了又装,还奔波于各种无效的社交场合。
一个朋友,早上上班在地铁上听得到专栏,中午睡觉前听喜马拉雅FM,蹲厕所的时候阅读电子书,晚上睡觉前还要把公众号的文章刷一遍,正所谓“精致”的信息获取者。
一次我问他,你天天接收这么大信息量,能记住吗?
他回答:“肯定不能啊,但是我不看这些我就心慌。”
学习这么多,最后还记不住,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注意力被多元的信息获取方式撕得粉碎,难以将碎片化的信息形成自己的体系。
在信息过载的如今,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减法。
片段式的网络获取手段,留一两个就够了,其余直接丢弃,记不住的同时也白白消耗了注意力。
平时注意梳理自己最想要了解的讯息,进行目的性阅读。不要撒网乱抓,有道理、有营养的知识技巧多的去了,什么都想学,最后只能一场空。
利用每周的整块时间,将碎片信息进行总结归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考模式,方便在脑内搜寻。毕竟真正的能力不是你学过多少知识,而是是你能调用多少知识。
07
每一个在梦想路上努力拼搏的人,都是孤独的。
志同道合的人太少,冷眼与嘲笑很多。
和孤独做朋友吧,这不失为另一种自由。你不必耗时维持塑料友谊,你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花香引蝶,星缀黑夜,在独处中变得优秀起来,真正属于你生命中的人事物,是求不来的。
如余光中说的那样,
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
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
迷茫的时候,选择难走的路。
你梦想般的自己,在未来等你。
—END—
谢谢你看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