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孔子在正寝的庭里为子路的死亡而哭泣。这时,有人来吊唁,孔子就以丧主的身份回拜来者。哭过后,孔子召见来报信的使者,询问子路的情况。使者说:“子路的身体被斩成肉酱了啊!”孔子听到后,就让人把吃的肉酱倾倒了。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曾子说:“朋友的墓地上,长了隔年的草,就不该再哭了。”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子思说:“人死三日后行殡礼时,凡是与死者随身附带的入殓物品,必须是真实的,且能证明其身份的凭据,不能疏忽,以免日后后悔啊。三个月后下葬时,凡是随死者附带的入棺物品,也必须考虑周密,合乎诚信礼制,不要疏忽遗漏,以免日后后悔啊。虽然守丧的时间最多是三年,但丧期过后,也不能忘了父母。因此,虽然君子到死都有对父母思念的忧伤,但不能因之而损伤自己的身体。所有,根据礼的要求,只有在忌日这天,不能做快乐的事。”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盖殡也。然后得合葬于防。
孔子很小时就没了父亲,因此他不知道父亲的墓是否是殡于五父之衢这个地方。向当时见到的人打听,大家都说是葬。孔子不知其父是殡是葬,所有很慎重。最后又问了住在郰地的曼父的母亲,才确定是殡。然后,孔子才得以把父母合葬在防。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丧冠不緌。
邻居家有丧事,舂米时不可发出喊号子的响声;邻里有殡事,不可在巷子里唱歌。戴丧冠时,冠缨不可垂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