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唐山高速收费站取消的时候,那群依靠这份工作的中年人不干了。
她们说:除了这个什么也不会,青春都耗在这了……
网上一片哗然,开始大谈工作稳定对人之害。
工作也很委屈:怪我咯……
确实不能怪工作。
曾经有位年轻人,在体制内工作,很安稳。他很喜欢写作,工作也是写作,不过写的都是八股。
体制内工作第五年,他开始文学创作。体制内的经历让他对官场有了一份独到的理解。他写了一部小说,被誉为“开创官场小说之先河”,这部书叫《国画》,这个人叫王跃文。
类似经历的还有一个人:当年明月,他的《明朝那些事》有多火爆就不用说了吧。
我认识一个师哥,体制内混了七八年,工作能力出色,领导非常器重。后来他觉得关系网构建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出山了。
辞职下海,第一年就亏掉60万。
可惜没有回头路走,毕竟自己选择了。这一出走,快十年了,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工作到底决定什么?
既不决定你的身份,也不决定你的人生,但它的的确确影响着你的存活环境。
体制内真正让你感到丧气的,是那一股子老派的氛围。一方面似乎无所事事,另一方面却又要对着领导毕恭毕敬。
这氛围束缚着你的能量,让你倍感压抑,仿佛一身的劲都使不出来。
根源在于,体制,就是我泱泱大国集体主义意识的显化。集体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反面,它要求个性的泯灭和自我的消融。
比如“绝对的服从”,“一把手重视”等规则,都要求个人为集体做出牺牲,而那个作为集体代表的个人,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倒推几十年,是集体主义的鼎盛时期。总会有老一辈感叹那个时候的好,然而客观来看,却实在是对个人最坏的年代。这表现为,命太不值钱……
我将体制内看作是一个历史遗留之物,它正在转身(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用聘用制),但臃肿的体态和强大的惯性,让它的转身注定无比艰难。
那么,为何众多优秀男女青年,都要挤进这个庞然大物中来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安全需求。
稳定感,说白了就是安全感。按照马斯洛的说法,生存于世,安全感是首要需求,是底层需求。如果物理特性都无法保障,谈何追求?
问题在于,我们在安全感上的投入是过量的。生存的基本条件其实很容易满足,有吃有住,不至于饿死和冷死就可以了不是?但从50-80后的这一辈,对安全感的投入远远超出了需要。
生活就像投资,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但却不保证高收益。
所以,有人甘愿接受自我的被同化而进入体制内,未必是一个坏的选择。这类人,可以称为生活的风险厌恶者。
另一些人,无法忍受能量的压抑,喜欢动荡、流动与不安,这类人就是生活的风险偏好者。
风险厌恶者不易获得高收益,而风险偏好者极可能经历大起大落。但是,生活却也不会因为你的偏好就给予你幸福还是不幸。
实际上,如果将目标定义为利益,十有八九是不会幸福的。
风险偏好者最喜欢吹嘘的,就是动荡的生活如何倒逼了自己的能力,如何赚取到真金白银,以此对稳定的人生发出“混日子”的嘲讽。
在我看来,这种嘲讽本身就是地气不足。似乎你的幸福感是建立于对比之上的,你瞧,我工资6000,你7000;我工资7000,你7000;我工资1万,你7000……在这个洋洋得意的强调背后,我看到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幸福,而只是一种难以忍住呕吐的功利主义。
不得不提及一位体制内的朋友,这位仁兄到今年大学毕业5年,考入体制内。干好工作之余,在股市有一点投资,有一点投资,指的是几年来赚了一套房子和一辆奥迪,不是虚的,房子已经入住,奥迪开了一年多了。
论投资能力,我这个金融系科班出生的人都只有望着背影的份。
并非在为追求稳定的人正名,只是说:好不好,自由不自由,幸福不幸福,跟工作怎么样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持有环境决定论的人,都是对自己、对人性无法把握的人,往往是这样的人才容易被环境所决定。他们掉入淤泥里,便会成为淤泥,开不出莲花。
有人问过一个问题:如果你有1个亿,你会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最喜欢的一个答案是:我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多改变,因为现在的生活正是我最喜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