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妈妈没有外出打工,家里真的是一穷二白,纵有一身力气也换不来一分钱、一斤米。但是作为几个孩子的妈妈,她不能向生活低头。
那时生活的山村不通路,羊肠小路坡度也大,家里有自行车也无法骑回家。那时候家里的自行车只能放在山脚的老表家里。尽管这样,妈妈种了很多蔬菜,夜里两三点就起来摘,四五点开始挑下山,然后再骑自行车到镇上卖。听说妈妈以前有机会却不爱上学,说不会写作文,才念了3年书就辍学了。她热爱生活,种菜挑去新光农场卖,那应该是70年代,妈妈十几岁的事情吧。妈妈20岁这样经过别人介绍就嫁给了爸爸,妈妈说,虽然爸爸家很穷,还住在深山里,但是怕别人说闲话相亲多次,不加思考就和爸爸结婚了。等到我出生应该是妈妈结婚8年后的事情了。可想而知那时候卖菜也不得什么钱吧,顶多可以补贴一点点家用,够买点油盐。为了能卖出好点的价格,妈妈在秋天的时候种了反季节的黄瓜。嫩嫩的黄瓜切条稍微晾晒用盐腌制成酸脆爽口的黄瓜条,真是个优秀的下饭菜啊。可是天公也不作美,秋风起,把妈妈的黄瓜苗刮倒了,产量直线下降。尽管这样,妈妈还是坚持不懈地种菜,卖菜。
秋天,梧桐树的叶子掉光了,梧桐果也落地了,妈妈带领我们捡桐油果。桐油果捡回家后还要经过几个加工工序才能拿去卖钱。首先是剥去外壳把桐油籽敲出来,晒干桐油籽,最后还要一颗颗的敲掉桐油籽的硬壳,最后得到的桐油籽肉可以卖给人家榨油。为了卖个好价钱,妈妈没有就近把桐油籽卖给上门收购的人,而是千里迢迢拿到阿姨家的小董镇去卖,从过去到现在,小董镇都是商业大镇。也不懂卖得多少钱,记得有一年妈妈卖了桐油籽买了一双水靴给二哥,可能实在没有那么多钱吧,只买了一双。记得水靴质量可好了,二哥穿小了三哥又穿,那时候的商家真是良心啊。
山村真的就是没有任何赚钱的门路,妈妈在村里生活了整整15年,直到1997年,爸妈来到了镇上做小生意,从此家里才过上了大米充足的生活。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也是在妈妈的不甘贫穷、勤劳努力下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