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月5日,江苏泰兴黄桥9岁男孩明明,独自出门玩,一不小心弄丢了手机。
寻找多时无果,明明坐在雪地里绝望的大哭。
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家。
母亲盛怒之下,用胶布将他的手脚、身体捆绑起来,让他动弹不得,无法反抗。
母亲用木棍殴打明明,从傍晚6点直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了打,期间只喂了几口水。
深夜,母亲把明明抱到孩子自己的房间,明明说了一句:“妈妈,我不想看到你。”妈妈一气之下回到自己房间,然后睡着了。
6日一大早,明明只穿着单薄的秋衣秋裤趴在房间冰凉的地板上,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2
120接到电话赶到时,明明已经死亡,孩子体无完肤,伤痕累累,头上、脸上都是伤,双手双臂青紫发肿,屁股以及双腿脚更是惨不忍睹。
小区邻居邻居听到噩耗,纷纷落泪,同时表示,可怜的明明解脱了。
保安钱大爷更是难以置信,明明丢失手机后曾向他求救:“爷爷,我到后面去玩雪的,手机丢了。”
钱大爷跟明明说:“乖乖肉啊,这下子你又要被你妈妈打了。”
然后,钱大爷陪同明明一起去找,无奈手机没有号码,顺着路找了好一会没找到,钱大爷只好先走了。
过一会儿,钱大爷不放心,再去看看明明,发现,明明一个人坐在雪地里嚎啕大哭(现在想想,孩子是预感到自己过不去这一关了)。
钱大爷的这一看,又怎么能想到,竟是他见孩子的最后一眼?
根据邻居们的描述,明明是个懂事的孩子,非常有礼貌,人聪明,学习也不错,不让别人说他妈妈的不好。
平时就他和妈妈两个人在家,他的妈妈对人客客气气,偏偏对孩子易燃易爆,经常打明明。
“下手狠,每次明明挨打,我们的心都揪着。”邻居们说。
“明明丢了手机,确实让我很生气,再加上他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动手打了,用木棍。”明明的妈妈被抓后如是说。
明明的妈妈还说,明明的爸爸长年不回家,不给一分钱生活费,明明十分依赖她,经常说一个人在家害怕,妈妈能不能不上班陪他;不上班怎么有收入,没有收入生活怎么办?
她对虐打孩子的事实供认不讳,用胶布将孩子绑牢后,从傍晚6点打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了打,大概打了5次。
8号,雪化了,明明的手机找到了,可是明明却永远地离开了。
看过新闻后泪流满面,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明明那橘色的幼小身躯总在眼前晃。
英国有句名言,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在明明短暂的9年人生中,他的母亲确实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因为她主宰了明明的生死。
“母亲”是世上最甜美的字眼,“妈妈”是最美好的呼唤。然而,明明的妈妈却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这样的人怎么就配做一个母亲?
3
虎毒尚且不食子,妈妈却将亲骨肉殴打致死,一个9岁的生命,还未来得及开放就匆匆凋谢了。
很多人评论说,这个女人心理有病了,她把对婚姻的怨恨,老公的怨恨全部发泄在孩子身上了,赞同者很多。
新闻中确实提到明明的爸爸长年不回家,不给一分钱生活费,明明的爸爸长年不回家,明明的妈妈既要工作赚钱养家,又要带孩子。
可是,我想说,一个孩子不能承载你对社会的愤恨,也不能承载你对不幸婚姻的愤恨,更不能承载你对艰辛生活的愤恨。
照这样说的话,创业失败了,工作不顺利了,在领导那里受气了,跟同事闹不愉快了,大姨妈来了,莫名其妙上火了,都可以成为爆打孩子一顿的理由,想想是多么荒唐!
可是,扪心自问,我们中间,有多少妈妈、爸爸真的就是这样做的?可悲可叹!
曾经的一个周末,带宝宝们在小区玩,偶遇女儿的同学一个人在玩,女儿很热情地邀请他到我家里。
“好的,哦,不行的!我妈妈会打我的,她让我玩一会就回家。”从小男孩的纠结话语和眼神可以看出,他很想来。
“没事的,我跟你妈妈是朋友,我给她打个电话。”我笑着说
“不行的,你打了电话,她更会打我的。”
“不会的,我跟她说明原因,她就不会打了,我帮你和她说说,让她以后别打你了。”
“我妈妈打我时,好狠的,谁说都没用的,你越说她就会越生气,就打得越狠,真的,阿姨,你千万别说!”
我默然,心中却五味杂陈。
我知道,小男孩说的是对的,我帮不了他。也有可能我可以帮他这一次,但在以后漫长的成长道路上,他终究要一个人去面对自己的母亲,去承受母亲的暴戾和打骂。
在他无反击能力之前,只有自己谨小慎微,顺来逆受,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也或者他的母亲自己哪天开悟,去学着对自己的孩子手下留情,否则,别人的劝说讲情,只会让他雪上加霜。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却也是我们无数个家庭的缩影,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却总是有各种理由去责骂我们的孩子,给他们施加压力,给他们造成伤害。
很多人在领导、同事、朋友、陌生人那里遇到不顺,受到委屈, 都知道隐忍,控制,约束自己,为什么呢?
一方面在外人面前,文明、教养会时时提醒我们,注意言行举止,另一方面,我们怕遇到反击,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不愉快。
可是,在孩子面前呢?很多人就像一个爆竹,一点就爆,任由情绪发挥,只因为未成年的孩子弱小,手无缚鸡之力,无还击能力。
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男人在外面受了气,他不打外人,他回家打老婆,打孩子;很多女人在外人、尤其在老公那里受了气,她不打外人,不打老公,她打孩子。
国人的这种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的劣根性,在家人、尤其是孩子面前真是呈现到极致。
年纪稍长一点的孩子,不听话、不顺从时,父母也不过是洒些眼泪,骂几句“逆子”;独立后的孩子,不听话、不顺从时,父母慢慢学会接受、顺着孩子;最可怜的莫过于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最无力辩驳、反抗。
孩子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理解不了的题,我们劈头盖脸一巴掌;孩子不小心摔了玻璃杯,我们劈头盖脸一巴掌;孩子梦靥扰了我们的好梦,我们劈头盖脸一巴掌。
我们遇到孩子书上不会的题,会互相轻松调侃:“现在小学的题,大学生都做不了满分了。”;我们不小心摔了锅,谁敢质疑一声,我们敢把锅直接砸他脸上;我们失眠,成夜成夜的刷剧,孩子要是胆敢问一下,就一嗓子把他吼回被窝去。
好多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都能理解,都能释然,为什么我们不能原谅一个孩子?我们到底是父母,还是暴君?
4
婴儿时期的孩子最好命,他们纯洁、可爱得像天使,他们不谙世事,父母也对他们没有什么要求,一味的宠着爱着还总是觉得不够。
有多少人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骂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第一次打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孩子为自己抗争?什么时候孩子对我们的打骂习以为常,停止反抗?
我女儿开始理解大人话语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我提高声音,很凶地跟她说话。
我清晰记得女儿的反应,她先是一愣,问我:“干什么?”
她不理解从来语气温和的妈妈怎么突然这样,她甚至不明白那种语气、表情代表什么意思。
当我跟她说明,是因为她刚刚做错了事,所以妈妈才凶她,表示妈妈生气了,不希望她再犯错。
然后她大哭起来,说:“我不要妈妈凶我,我不要妈妈凶我。”
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刻跟她说:“对不起,妈妈以后不凶你了,妈妈好好跟你说话。”她这才停止哭泣。
后来,又因为什么小事,我没控制住,对她发了火,她哭着说:“妈妈,你上次不是说过不凶我的吗?怎么又这样说话?”
“好的,妈妈错了,妈妈再也不这样说话了,再这样说,你就提醒妈妈好不好?”
然后,女儿流着眼泪,说了一句特别深刻的话:“可是,我怕你会忘记,我也怕我会忘记呀。”
“我怕你会忘记”,有多少父母打骂着打骂着就习惯了这种爱孩子的方式;“我怕我会忘记”,有多少孩子承受着承受着就适应了这种挨骂挨打的生活。
5
“妈妈,我不想看到你。”这是明明留给妈妈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希望每个父母看到这种社会新闻后,不要只是洒几滴热泪,对孩子温柔几天,然后,当新闻的热度一过,进入漫长琐碎的育儿岁月,嘴又开始贱,手又开始欠,事后又不断的悔恨自责。
如此反复,虽然被打骂死亡的孩子是特例,但是比起死亡,还有一些东西会在孩子身上死去,比如自信,比如安全感,比如自尊心,比如幸福感……
孩子可以千千万次地原谅我们,因为我们是他们在这世上最亲的人,但我们真的要一错再错下去吗?
为了他(她)是我们的宝贝,
为了他(她)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为了这一世父母子女情缘,
约束好你那头情绪的猛兽吧,
别让孩子最想对你说的话是:妈妈(爸爸),我不想看到你。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向作者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