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本来打算去广州看望舅妈,但是周五电话时,因为去检查遇见几个和她一样情况的老师,都来复检,而且有个老师拿到检查结果,就是血管瘤,虽然医生说不用手术,但是她想手术比较好,所以为了手术来检查的。
看到几个和自己一样,舅妈顿时就放心了。在电话中能感受到她的开心。说到明天去看她们,小表妹很开心,但是舅妈回复那晚点再说。因为午饭时间了。
而周五因为会议和陪项目组老师,10点多才到家,因为先生一直等着去接我,加上晚餐婆婆看我没回来就炒了一个菜,所以先生想去吃宵夜,自然同意,陪他去打包,回到家11点半。由于娃睡着了,有宵夜,先生想看会电视,也就陪着一起看了。因为自有娃后,我说了底线不能给孩子看电视。所以很喜欢看电视的先生和婆婆天天抱着平板看。偶尔满足一下,也是我希望有的允许。
这个问题在公公来了就破戒,因为公公没其他爱好就喜欢天天看电视,不然他没其他事。但是这次我想好了,给他个大平板。我的原则不希望因为偶尔来小住被越线,因为很恼火的我虽然不强硬拒绝,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在其他地方让大家感受到我的气愤。
看完电影,周星驰演的,之前看过,还是一起看完了才去睡觉,休息时一点了。还在纠结明天去不去广州,人很累,但是想着一星期前就定的,话也说出去了,还是应该去的。票没买,所以先睡觉,明天起来再说。
第二天起来,早上针扎了下还是打算洗漱去广州,但是没票了,所以先生说送我去,问婆婆,婆婆说可以一起去,就想着去广州塔附近,因为地标,给舅妈说,因为表妹作业很多,不想出去玩,去那边一起吃个饭,但是不能陪我们玩了。妈因为嫂子不想出门,自己也不怎么会坐车,所以理性告诉我不用去,但是我觉得大家都准备好要去,这会这样尴尬,让我觉得那就当一家人去广州转悠一圈吧,也为何不可。就是明明不太好,还是坚持去做了。最后吃完午饭,先生问,我把实际情况说了,自然先生说那不去了。我说不能出去转悠转悠么?先生说转悠去这边商场就可以啊,干嘛去那么远,来回5-6个小时。想想也是,太折腾,孩子坐车还不怎么舒服,那就去这边商场逛街。
一家人马上出发去商场,目的很明确,陪我逛街买衣服。真的没衣服了。婆婆也一直说去商场买,衣服就要好看,不要在网上买。
很难得,先生带娃,婆婆陪我逛街,试了3家店,很多衣服穿身上去都还可以,婆婆一直说我身材好买衣服,但是很多都不是我的风格,所以最后买了一套,婆婆力荐的一套,我觉得也还可以。
其实比衣服更开心的是,这次先生没有不耐烦,让我一家店试了好几套衣服,而不是试了2套就硬要买下来走人。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性,长期形成下来的,但是不等于每一次都是那个样子,偶尔也会有惊喜,当你给了环境时,可能就会出现。不强求,不抱怨怎么老是那个样子时,反而事情会往你喜欢的方向发展,一次也好。
在回家路上,我突然发现我执着于去广州,而想忽略内心的抗拒,是一种自我强迫,其实我去广州最大的目的从看舅妈变为逛街,希望舅妈陪我逛街。我一直在和自己说去广州这个事情,却没有深入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去的原因和目的,当从商场逛的满意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赢了我大脑的障眼法一次。内心对于没去成广州的失落一下子释然了。因为舅妈和妈妈对于我没去成,没有多少失望,很平静的接受,因为我们是亲人,但是都有自己的轨道,所以当合适时连接是很好的体验,不合适的时候不勉强。
这是生活,接受这样的生活,才活在自己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