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目前,我国困境青少年群体所占群众比例逐渐上升。困境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是十分关键的。目前困境青少年群体的产生原因主要有:辍学、父母离异、物质经济方面得不到基本保障等,这些原因导致他们要么过早的接触社会,要么闭塞在偏远地区不愿意与人接触。对于这样的群体,他们需要人去关爱他们,指引他们,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这一现状,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支名为“自动青春行”的志愿队伍,走进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通过走访等形式对当地的儿童生活情况进行了统计了解。
我们准备了300份问卷,一部分交给我们的志愿者,在他们走访时进行直接采访反馈;另一部分交给我院的其他学生,在他们回家之后对家周围附近的情况进行采访反馈,最终两部合一进行统计产生结果。由于图片的大小限制,下面是我们问卷的其中一页。
Ready,Go!
7月14日,我们如期出发!
分成5组,每组不同的方向!
每位志愿者自信满满,要用阳光的心态去感染这个世界呦!
Conclusion.
1.城内的儿童:大多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部分是在当地有全职工作,部分是过来务工然后定居在此;
2.城乡结合部的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假期时,经常同父母一起进城买卖货物;
3.乡村的儿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没有上过学或文化水平不超过初中,父母外出打工,时而回家探望。
我们采访的儿童都是义务教育年限之内的适龄儿童,因此,他们现在都在接受学校教育,对于在义务教育年限过后,他们去干什么,做什么,不同的地段的儿童想法不同:城内的儿童选择继续学习的较多,城乡结合部的儿童选择继续学习和辍学务工的比率几乎相当,乡村的儿童选择辍学打工赚钱的较多。
End.
会有很多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团队进行了与我们类似的走访也得出了与我们类似的结论,我们的政府很看重这一问题,对困境青少年群体也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仅仅依靠于政府却是远远不够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希望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青少年时,多给予他们一分关怀,一分尊重,因为他们也希望被爱,渴望被社会接纳!
这样的文章有很多很多,作者有出名的,也有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我不奢求这篇文章会怎样,我只希望在众多这样的文章和现实的背景催动下、政府以及每一位同胞的努力下,困境青少年群体会越来越少,困境青少年的问题得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