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每天都是24个小时,每个人都是24小时,每个人也不都是24小时。对于学习,每个人的潜力又是无限的。遇到好老师,遇到博学之友,遇到好书,都能点燃心中的“火焰”,使自己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先学习某一领域,再通过由点及面的方法,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最好与人讨论或者写作将自己大脑中的知识由感性层面落实到理性层面,或者同样的问题由不同的学科进行切入,比较,总结,这样知识之间就会有一种融合,也就是“通”。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了也就不会八股,不会拘泥,不会成为井底之蛙,知识结构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的精神境界,在遇到问题时自然就会考虑得更加精细,更加周详,人自然也会想得开,胸襟也扩大起来,不会是井底之蛙,将自己限制在小胡同里,具备了某一学科知识进而形成的“有意注意”,则会让自己眼中的世界看到得更大也更细。比如历史是个好东西。每个人学习点历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我们梳理脉络,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将事情做对。至于将事情做好,做得更加完善,则是艺术了。更为重要的是学了历史我们能够形成一种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对于没有养成阅读历史的朋友而言,推荐先看看类似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语言风趣幽默,以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让历史变成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