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想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你坚持了很久,并且还在坚持做的?”我想了一会,还真有。那就是自己偶尔还在写写文字,要坚持一件事情,需要极大的耐力与毅力,或许还需要一点兴趣或倒逼自己。
直到9月,橙子学院举办#30天专注橙长计划#活动的推出,自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就是想重拾这点爱好,这次的目标更注重专一化,精力聚集,就是写作提升。每天一点点地去做,每天看着一群积极的伙伴,打卡,分享,给自己榜样的力量,给自己不断的力量。昨天是第一周打卡的“甲板之夜”,看着小组成员的输出次数与优秀作品,每一位成员都在专注为自己的主题成长输出,有的人很遗憾被淘汰离开,有的人挑战成功继续。
结合今天回顾了#习惯养成训练营#第一章的内容,分析整理一下自己的收获:
当你说出“坚持”这两个字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1、坚持让你变得不开心,
2、没有支撑的坚持只是口号,
3、坚持是“无能者”的借口,
4、博取安全感的救心丸,
5、哗众取宠的噱头
在本期训练营里,易仁永澄老师为我们定义“坚持”是什么?
坚持是目标达成中保持固定标准的一种要求。
坚持是一种把自己从舒适区往外推的力量。
例如:#30天专注橙长计划#的第一天我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的目标:
第一阶段(9.1-10天)重点阅读、分析优秀的作品……每天阅读一篇文章,(ps:摘录某个心动片段+摘录笔记),重点在收集分析。
Day1:摘录:《小王子》中,有一段关于仪式感的对话。
Day2:摘录:《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二篇第三章--掌握“选择的自由”--操之在我的力量。
Day3:摘录:一个关于房价的广告文案。
Day4:摘录:工作中的电话邀约面试。
Day5:摘录:雷锋的日记中的一段话。
............................
这是一个以期待为导向的学习,把坚持变成一种刻意训练的方式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坚持的关键原因是倒逼自己开始去动手写,哪怕一开始是摘录+感悟,哪怕自己20分钟只写出300字,这是看得见的改变。人总会有能量高低的时候,我没有明确规定自己要每天六点早起,要看多少页书,背多少个单词,也没有给自己制定一套“完美”的训练计划,正如老师提供的策略与原则:保持灵活与弹性。
那么,如何正确地坚持?长期的方法论:安静而持续地投入。
惟有在静水中,万物的倒影才不会扭曲。惟有平静的心,才能充分感知世界。——哲学家汉斯·马格里奥斯
曾读到这样两段文字:
“尘俗中有些事,譬如挣大钱、谋重权、赢盛名、鲜花掌声,轰轰烈烈,这种让心灵愉悦的状态,即为饱。但饱了之后,愉悦便不再是愉悦,而只剩下刺激了。
尘俗中的另一些事,譬如喝茶、访山、看云、赏月,风敲叶响,云动鸟惊,这种让心灵愉悦的状态,即为滋润。滋润给心灵的感受是,不厌,不腻,不绝。”
2015年经历了痛苦的分娩,收获了可爱的宝宝,同时也因此休息了大半年时间,这段时间给了自己一段很好的内省时间。
当2016年来临的时候,我陷入思考,后悔自己15年信誓旦旦的写下的那些计划 ,却没有很好的落实与现实、目标制定了,有时候很难落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不够踏实,不接地气,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参加了橙子学院的课程,对自己的内心触动很大,现在我对自己的家庭、事业、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相信一年的课程下来,自己会更有方向和动力。
最后送给自己一段话(引用易仁永澄老师的):
1天内,自己和别人毫无区别;
1个周内,自己和别人毫无区别,但是时间却比别人多了些;
1个月内,自己读完两本书,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知道了一些理论知识;
1年内,自己读完24本书,和别人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仿佛对该领域内的事情有了些认识和看法;
3年内,自己读完72本书,在这个领域中,已经掌握了知识框架、应用技能,也和领域内的高手有了交流,自己的认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第5年,不用去计算,也不用去比较,自己所追求的是自我的提升,已经不用再去和别人比较来寻求存在感了。
读书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希望每位坚持的小伙伴,都能安静而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