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看来《爆裂鼓手》应该有个别名叫做《fucking words》,全片的节奏正如鼓点高潮不断,也抵不过魔鬼音乐导师莱佛彻对学生的一系列fucking式言语侮辱的密集程度。甚至片中的唯一可爱的女孩,也是一句“what’s wrong fucking you?”使我印象深刻。“fucking”一词代表什么,我想更多的是一种爆裂的进攻。正如19岁的鼓手安德鲁,他信仰“成功”。做最好的鼓手,想被当代记住,被后世追捧。为此,可以放弃朋友,放弃爱人甚至是生命也可以不要,只要能够获得成功,成为可以fucking人生的爆裂鼓手 。
等等,说我们安德鲁一味的想要进攻?不,一开始在魔鬼导师的爆炸式训练甚至虐待之下,他还只是落泪哭泣的可怜孩子。你说他越挫越勇?不,他放弃过。但最后他获得了成功,为什么呢?是那些年练鼓练到血洒鼓面的日子,还是为了作为核心鼓手上台表演,被车撞了还要跑到表演现场的冲劲?安德鲁追求的是魔鬼导师的认可,他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这条“教义”。但,这条教义最终走向的是放弃之路。看着小时候打架子鼓的自己的录像带,他成为了自己,他的成功也最终来源于此。我想他的导师也正是看中了安德鲁他一定会反叛权威去证明自己,才会选择安德鲁。
追求成功的越挫越勇,的确是成长的一种方式。但究竟合不合适,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于教育本身而言,需要因材施教。于片中的安德鲁而言,是合适的。他嫉妒,导师就故意夸奖另一个鼓手来刺激他;甚至在魔鬼导师的身上还看得到太多的谎言,故作冷落、偷走乐谱,曾经的学生自杀被他说为是车祸,在安德鲁放弃后故意在他经常经过的bar表演,并向他解释自己的育人理念:不要被“good job”所迷惑,要奋斗以消除他人的嘲笑,面对这些残酷只要不放弃就会是被选中的人。音乐的世界是残酷的,但是天赋绝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虽然魔鬼导师一直在打压他的学生们的自尊,但是他却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欣赏着那些拥有自信的人。剧中有一个情节,是在安德鲁刚进乐队观摩大家演奏的时,有个大号跑调,但是他没有承认。狂怒的导师莱佛彻点名一个没有跑调的大号,以一种高压的姿态询问他是否跑调。最后那位没有跑调的可怜大号承认了自己跑调并且被骂走了。这种做法让我胆战心惊,他需要的是在高压之下依然不会丧失判断力的音乐家,而安德鲁就是他想要的那个人。
二
无论是追求灵性的自知、快乐的自往,还是成功的自渴,我们都看得到“疯狂”的身影。
曾经我一直有着这样一种误解,在艺术中有所成就依靠的是自我封闭与反叛世俗。他们离经叛道的同时饱受个性与共性撕扯的痛苦,我甚至把封闭、狂暴作为他们得以成就的理由。可在无数令人唏嘘的自杀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虚妄”在画地为牢吗?封闭与狂暴带来的不止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艺术,还有禁锢的杀戮与变态的剥夺。脱离时代的抑郁与狂暴并不是成就自己的前提,放纵与沉迷赢得的共鸣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兽性。正因为“疯狂”,让我在艺术家与连环杀手的身上看到了共性。封闭自我,因为强烈的抑制可以催发表达的欲望,一个人的狂欢?逃避被扣上了艺术的帽子,还可以有着自怜自艾的慰藉。
“成就自我”与在“月亮与六便士”的选择之间消磨自我,并不是一回事。影片中安德鲁为了成为莱佛彻乐队的核心鼓手,对女朋友提出了分手。他说,有了她,他绝不能成为真正的鼓手。只为了艺术而艺术,究竟是不是艺术?月亮与六便士之间的纷争一直游荡在那些想要创造什么的人心里,如果有什么可以流传下去,那一定是月亮,而不是六便士。因此,放弃眼中的世俗生活,追求遥远的艺术月亮,才能成就自我。在追求遥远的月亮的路上,生活变得一无所有,饱受冷眼旁观,这些都是必经之路,如果无法坚持下去,那么就只能说明我们不是被选中的人。什么时候?所谓艺术的诞生都变成了工厂的造物模式?我决然不会相信,有什么可以脱离真实独立存在。如果不是梵高,就算再有一百个患有相同疾病,拥有相似经历的人也画不出向日葵生命的颜色。最重要的根本就不是要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做出选择,而是对某件事物或精神的热情与追求。而这种热情与追求便是“疯狂”,安德鲁并没有因为抛弃了爱情而获得成功,这种偏执最终演变为偏激,安德鲁被退学了,他播放起小时候自己打架子鼓的录盘的同时放弃了架子鼓,并应和老师和父亲指控魔鬼导师对学生施加精神虐待,致使导师也离开了那所最好的音乐学院。
之前我说,莱佛彻他向安德鲁诉说了自己的育人方法,他还邀请安德鲁做他新的乐队的鼓手,告诉他曲目是A。安德鲁应邀而去,但他被魔鬼导师戏弄了。需要演奏的是曲目B,随着导师的指挥开始,安德鲁始终未能跟上节奏。结束时,莱佛彻对他说,“看来你不是被选中的人。”那一瞬间安德鲁转身走掉了,但我知道,他一定会回头。正如我所愿,安德鲁最终决定不再跟随莱佛彻,而是自己去主导曲目,同样都是一首曲子,他却在这一次突破了自我,打出了完美的节奏。不过与其说是突破,不如说是成为。安德鲁从追逐某种认可走向成为自己,这时我看到了追与成为是他成长的主旋律。当我们不再追求光,而是决定自己成为光的时刻,便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开始。
三
面向众人,刻意而为的虚壳,可以得到赞赏,可以被某种需要选择,可以被刻意认同,却是由外向内的不自由;面向众人,“疯狂”也不单只是正确与否可以衡量的;激情与金钱在这个时代,早已不再是一种抉择的关系;因为面向众人,不问缘由,不问历程。
2019/04/25
男配莱佛彻,也就是满嘴fucking的魔鬼导师真的是太酷了
A到我心坎里了
准确的说不是他说fucking酷(虽有影响
是他对情感的把控实在是太到位了,完全的盖过了我们的爆裂鼓手
不过安德鲁的胶着坚持、纠结、阴郁的狂野
影片意犹未尽、传达富有争议
我也还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