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以心理发生假说为基础,提出了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和精神创伤是成人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的原因。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人类的心理发育可分为数个可观察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每一发展阶段均有特定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具体可表现为亲子间的冲突,解决了这些冲突,使人能顺利经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并且,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冲突解决的可能性,而如果上述冲突未能解决或冲突逐渐内化,被压抑进入潜意识,那么到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可能会再度显化,成为行为或躯体功能障碍的原因。导致冲突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妥的因素常常与儿童外部创伤性经历有关,但也常常可以通过儿童的“内在精神现实( intropsychical processing of reality )”,即通过幻想性内部加工,而导致精神创伤。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心理学观点即是根据个体的内驱力发展(力必多,攻击性),客体关系建立和自我的形成(自恋,自我认同)来阐述人的心理发育过程。三者又互相联系:内驱力促使个体发生交互作用而建立关系,个体依赖于哪种客体,常常是由内驱力所决定的。建立客体关系的目的又在于得到一种自恋性的内在平衡,藉此塑铸个体的自我认同。下面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叙述个体这三方面的成长过程。
1.出生前期 生命并非始于分娩,对宫内胎儿的研究证明,胎儿知觉的出现比我们想象的更早,如胎儿能识别母亲的声音,能对母亲外的声音、视觉刺激做出反应。同时,母亲除躯体怀孕外还有精神性怀孕,即孕期对孩子的各种幻想、期待、焦虑及愿望等。从这一意义上说,亲子之间的精神交流始于胎儿的出生,而分娩使母婴合一的状况,变成母婴二元状态。Fortmann ( 1950 )就曾指出“人类是生理成熟的早产儿”。之后,家庭继续作为心理社会性“子宫”取代了母亲的身体。
2.口欲期(0—1岁)
口腔是满足欲望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身体,部分母婴处于共生状态,儿童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母亲常常被看做是自己的一部分,母亲识别出婴儿的要求并给予满足,形成了婴儿最初的信任感及婴儿内部技艺中的可以预测感到德感觉和想象,与外部可以预测的人合适密切复合,婴儿满足吸吮的欲望,可缓解紧张,同时也满足了婴儿对外界的探究。母亲这一客体所提供的持续、恒定的安全联系,是婴儿顺利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否则可表现为客体丧失。口欲期的特点是婴儿要某样东西就会抓住,放进嘴里,咬嚼是口腔攻击性的表达,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从被动自我中心转变为更多的表现出交流的需要和主动能力。
3.肛欲期(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