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格局——世界永远不缺聪明人
著者:吴军
以下内容是尚峰读这本书时做的摘录,以及加了一些按语。书中原文及多数按语未加区分,敬请谅解。
世界永远不缺聪明人。
聪明人一文钱可以买一堆。(古龙《三少爷的剑》)
今天,创造出比别人更好的东西,才能体现自己的力量。
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做得快、做得漂亮。
可叠加式的进步,更是会带来指数级别的提升速率。
除了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外,主要是每往前走一步,都要聚集足够多的势能,让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人通常喜欢获得而不愿意舍弃。
要做到高速率、可叠加式的进步,关键是做减法,懂得放弃。放弃森林中各种小岔路上风景的诱惑,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老子云: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放弃所有不能对长远发展有用的短期机会。
很多时候,事情能不能做成,问题能不能解决,取决于做事情的人是否有主动性。特别是在不理想的环境中做事情时,个人需要主动创造一个好环境。
在创业者面前,几乎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一定之规可以遵循。更糟糕的情况是,事情做起来才发现条件其实并不成熟,需要自己创造条件。
马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做事情的主动性。当时,中国没有支付手段,马云就自己做一个;没有信用体系,马云就自己建立一个;没有好的物流,马云就让公司出面和物流企业谈一个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条件。
尚峰按:从0到1,无中生有。
总的来讲,马云和他的公司本着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花了几年时间,基本解决了电商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因此有了后来的成功。
没有主动性的人,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因为我们从事的行业消失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
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到了关键的时候,只有主动做事,奇迹才会发生!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习惯一就是积极主动。
俞敏洪:我就是碰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逢河架桥,逢山开道,这就是我做新东方的态度。
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分享利益,独立决定
老子云: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张居正: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做决策时通常并不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追求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因此有瑕疵也没有关系。
完成比完美重要。
不要因为小恶而忘记大善
《大学》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勿因人之短护己之短,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不能因为别人犯了错误,我们就有理由犯错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要做的是超过他人的长处,而不是满足于超越别人的短处。
老子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尽人事,听天命
为什么要听天命呢?因为世界上稍微难点儿的事情都非常复杂,超出我们的有限认知,更超出我们的控制能力。我们付出努力,无非解决了一些维度上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维度的因素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当然,如果不尽人事,能把握的那些维度也会把握不住,自然一事无成。
承认天命的作用,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通常都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
查理·芒格: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人贵在自知(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结果是好是坏,不妨泰然处之。尽人事,听天命。
世界上比我们有才能的人真的太多了,遇见他们,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
比才能更重要的是见识,而在见识之上还有运气。
好运气并不能增加我们的能力,不能代替我们的努力。进入谷歌的人很多,不成功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永远需要尽人事。
很多时候,我们从能力到主动性都是有限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必然懒惰,在一个没有对手的环境中必然自大,然后会一步步走向毁灭。明白自己能力的边界,对世界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态度,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乔布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曾国藩的努力是出了名的,并且能够做到全身而退。
老子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忍常人不能忍。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在决定人命运的因素中,时代因素占了很大比例。
生在这个时代,就要做和这个时代相契合的事情。
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做事情有专业的做法和不太专业的做法。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时机,有的人把事情做成了,有的人错失良机,可见专业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业余的水平再高也是业余的。
业余的人可能会投资成功几次(偶中尔),但是不能系统地保证稳定的回报。但凡做事都应该专业。
“刻意练习”的关键不是时间,而是方法。但问题在于“方法”很难观测,“时间”容易统计——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对练习的研究都在考察练习时间,其实总时间根本不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