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早起
3月请假一心一意备考公务员,我尝试早起,中途断断续续到五月考试落榜,情绪失控停止早起,七月到九月恢复工作持续早起。
刚需
1效率最高
早上学习知识,无人打扰东西背的快
2目标导向
考公务员基础差,早起目标明确背东西
3反馈最近发展区
早起的学习使得申论写作和常识判断获得提升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推导我早起的刚需是起来干什么?(目标导向)做的好不好?(效率)有没有产生回报(反馈)?
可持续发展
早上醒来我去公园转悠,一路上遇到刻苦训练的少年郎,精神抖擞的晨跑者,悠闲漫步的老者。到达后,公园里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鸟语花香令我流连忘返,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这次经历彻底改革我的早起认知,创造一种崭新而实在早起体验,我逐渐喜欢上早上,主动想早起,以前的赖床的体验(暖和的被窝和等一分钟的拖延病)在新的体验面前不堪一击。
从自我发现心理学解析可持续发展早起,核心是创造新的最优体验对抗旧的陋习。
1创造新体验是实践,只有你早起去公园,真正感受它给你带来什么才会有新的体验,这跟你想象早起完全不一样。真的完全不一样!
2陋习的弱小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同时它危害性和传染性也远远超脱的你的认知。
3早起的态度决定你的持久性,主动想早和刻意逼迫自己早起完全是俩个模式。
早起数据和写作参考资料
我经常多次实践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早起时间是6.10,早起计划是打卡,朗读,听固定课程,洗漱,早餐,上班。
心理学知识是参考得到上陈海贤老师的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