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药物和酗酒是大部分摇滚巨星非正常死亡的元凶,还有一部分因为长期活在抑郁和痛苦中选择自杀。死亡带走了他们心中的迷惑和混乱不堪的精神世界,我们在怀念他们的伟大作品时会惋惜、会感叹、会遗憾,但少有人会心痛,原因是他们自我毁灭的过程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彻彻底底的意外。只是,非正常死亡的名单里,有些人的英年早逝就像被命运诅咒一样,他们无从选择。所以,在看到他们名字的时候,我们会感伤、会心痛,也会疑问:如果上帝不曾那么早带走他们,这些黯然消失的身影会不会成为更多人的精神支柱。
(一)
传奇性单曲:Lynyrd Skynyrd--Free Bird
电影《阿甘正传》里,“Free Bird”疯狂的吉他SOLO水银泻地般击打着每个观众的神经,阳台上的珍妮刚吸食完,望着楼下的繁华街道,她知道自己的绝望和这个冰冷世界无关,一切幸福和残酷苟延残喘的出现在她目光中,就像背景中愈来愈急速的吉他声,寻找的是阴影背后的新生。
因为阿甘,我认识了这支70年代和Eagles齐名的南方摇滚乐队。曾经风靡一时的Lynyrd Skynyrd在新世纪青年的印象里应该比较陌生,但这首入选《滚石》"100 Greatest
Guitar Solos"第3名的单曲“Free Bird”想必许多人都听过,甚至和我一样爱屋及乌地迷上了这支被命运诅咒的乐队。
Lynyrd Skynyrd由乐队灵魂人物罗尼·范·赞特在66年创建于佛罗里达,他们的音乐带有浓厚的南方摇滚色彩(乡村+布鲁斯),旋律优美的吉他合奏很快让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是为已故乐手杜安·奥尔曼所创作的单曲“Free Bird”更是让这支南方摇滚乐队名声大噪。
然而,“Free Bird”造就了他们的传奇,也似乎成为了他们的宿命。在写下这首歌曲的4年后,在新专辑《街头生还者》发布完的第三天,一场坠机惨案几乎葬送了这支风靡一时的乐队,包括灵魂人物罗尼·范·赞特在内的三名乐队成员不幸遇难。
前几天,看到有人争论“Free Bird”凭什么排在吉他SOLO史上第3位,我没有留言也没有看评论,只是把“Free Bird”的两个版本重听了一遍。听完后,内心似乎有个声音在自说自话:如果罗尼·范·赞特没有被天空诅咒,争论里的“凭什么”也许会被“只”这一个字代替。
(二)
和金属教父完美的演绎:Ozzy Osbourne--Crazy Train
8月份,重金属教父奥兹·奥斯本出版了自传《摇滚狂人》,这可能是史上最疯狂、最搞笑的摇滚传记,在他的疯狂自述里道尽了他所有疯狂的事迹。但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和他一起成为传奇的三个金属吉他大师。
Gibson评选出十大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金属吉他手,这三位皆榜上有名。排名第一的是黑色安息日的托尼·艾欧米,第七的是奥兹·奥斯本的御用吉他手扎克·王尔德,第三的是奥兹·奥斯本从黑色安息日单飞后组建Blizzard of Ozz时期的兰迪·罗兹。
奥兹说:如果没有兰迪,他单飞后将会是一个噩梦。
我们在评价兰迪·罗兹时,把他描述成将古典和金属结合最完美的吉他手。但如果你看完亲朋对他的所有回忆,会发现金属只是兰迪·罗兹的外表,而古典才是他的全部。
6岁的时候,兰迪·罗兹得到了祖父留下的第一把古典吉他,在母亲经营的音乐学院里,兰迪开始学习民谣和古典。后来他迷上了电吉他,并在16岁的时候成为了学院里一名优秀的吉他老师。非凡的古典造诣和吉他技巧让兰迪开始小有名气,17岁的兰迪和小伙伴凯利·加恩组建了他们的第二支乐队“Quiet Riot”,之后在日本发行了两张专辑,但在美国本土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乐队解散后,兰迪遇上单飞后的奥兹,并成为新乐队的主音吉他手。在以兰迪的风格为特色的专辑《Blizzard of Ozz》发行后,新碟被推崇为金属史上闻所未闻的专辑,兰迪的传奇之路也正式迈出关键的一步。
奥兹后来回忆时提到:在兰迪出事前的几个星期,他开始去参加一些古典吉他研究会,并时而拜访古典吉他教师,他争分夺秒地学习着,这段时间里他弹的古典吉他已经令人难以置信。
只是,在82年一次小型飞机事故中,年仅25岁的兰迪被命运撕成了碎片。如果没有这场意外,或许奥兹·奥斯本不会重回黑色安息日,或许兰迪·罗兹这个名字在金属史上会留下更深的印记,或许他还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古典音乐家。
然而,如果仅仅是如果。
(三)
推荐单曲:Buddy Holly--It's So Easy
哪天,当你把摇滚的记忆回溯到披头士那个年代,你可能偶然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甜心霍利,摇滚乐坛最早的青春偶像之一。
这种偶像和轰动效应可以想象成--朴树穿越到几十年前,端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模样。
种种画面,可自行脑补。
可以这么说,巴迪·霍利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当代流行乐的演变,更因为他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尖锐和沉重感深深影响了摇滚乐的发展。霍利摸索出来的更具有表现力的音乐风格,在布鲁斯和爵士的基础上扩大了摇滚乐的范畴和纵深,也影响了许多在后世引领时代的乐队。事实上,甲壳虫乐队名的灵感便来自巴迪曾组建的乐队“蟋蟀”。
在霍利遇难后,唐·麦克林在他那首意义重大的单曲“美国派”中将之形容为“音乐之死”。也有人拿霍利的空难和肯尼迪遇刺相提并论,认为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生气勃勃的美国从此充满遗憾和失意。
对此,78年上映的《巴迪·霍利的故事》无疑体现了霍利去世的巨大影响力。
如果年仅22岁的巴迪·霍利没有死于飞机失事,他对后世和摇滚乐的影响力很可能超过猫王和披头士。
结束语:
引用《本杰明巴顿奇事》结尾的那段话: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可以悠闲的坐在河边。有些人会被闪电击中。有些人,会音乐。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将,有些人懂纽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亚,有些人是妈妈,有些人是舞者。
简介:我是窗台,哲学出身,民谣爱好者及音乐偏执狂,会花一天的时间只为找一首入耳的歌并用文字找寻其背后的故事。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打赏,点赞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