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卉心翼
每年开学及毕业时,会有很多校长们的演讲,网络流行富有哲理性的鸡汤演讲,虽然不怎么实用,但指导方向还是很认同。至于能不能落到实际的工作中,就很难说了。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的开学演讲,很具体也很实用。
其中有四点是我们的教育很容易忽视的。
第一,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对自己教育的责任,教育是为每个人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与场所,让每个人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与方向。
第二,不要害怕提问,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求助说明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愿意学习新知识。
第三,今天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态度,将会决定我们整个国家的未来与挑战。
第四,强调在学校学习功课的实用性,获得数理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及艾滋病,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在历史社科课上培养观察力与判断力,减轻贫困、犯罪和各种歧视;在各类课程中发展创新意识,去创业,制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当孩子们拥有了自我教育的责任感,充分了解自己的擅长与喜好,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把自己与国家紧密结合,并明确今天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他们就会变得主动而自觉,强大而坚定,孩子们的自信心与价值观就会飚升,学习效率肯定很高。
而我们给孩子们强调的教育是攀比与争,“别人家的孩子”、“要打响高考第一炮”、“某某中学必胜”、“考场就是战场”、“掉血掉肉不掉队”、“誓与试卷决雌雄”等口号。
每年的高考动员大会就像是要发起一场战争的架势,把学校变成了战场,把高考变成了战斗,把科学知识当成了什么?你懂得~当然是敌人了。
这些烧脑的教育过分强调了孩子们的敌意与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当一个孩子心中点燃了仇恨,想打倒一切,唯我独尊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病态。
我们的教育忽略的是人性中最根本、最良善的品质,忽略孩子们自我教育的责任,忽略了个体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
孩子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家长的事,自己是受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和被控制者,主观能动性没有参与,只看着眼前的成绩和别人的进步。认为学习的内容没有一点用处,只是应试做套题,为了将来能考上一所大学,出来好就业、好生存而已,根本没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还记得高晓松怒怼清华学霸的事情吗?这位学霸取得了多个博士学位,在几个媒体平台展示过自己的能力,但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工作?高晓松说:“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我们这样的孩子何其多呀……
在功利性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不仅没有胸怀大志,更让人担心的是还会发生危害社会及他人的行为,功利驱逐下的互害模式,大学校园的互害事件等,估计大家都心有余悸吧。
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对一个庭来说孩子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优先考虑的事,所以我们必须督促孩子应试。
我想问大家:当一个孩子的巨大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还用操心他生存或谋生的问题吗?
还是学着沉下心来,回归到生命本身的教育,立足于学习主体的意识培养,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与责任感。
去除浮夸的作风与功利激进的方式,科学理性、踏踏实实的去做真正的教育,让孩子们受益,让社会受益,让国家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