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indle读完《活着》后,一直一直有太多想说的如鲠在喉。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叫福贵的纨绔子弟败光了家里的家产后,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去,如何苟且的活着度过了下半生。
现在这个时代的青春故事死个人太容易了,动不动就车祸堕胎,导致现阶段的人对故事里的生死看得很淡,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嫌弃这些消费青春的电影。但《活着》并没有这么肤浅,每个人的离去都带着太多太多的无奈,生活所迫、上天愚弄…不幸降临的时候都给了福贵致命的打击,但作者最残忍的不是让福贵失去了这么多至亲至爱的人,而是让他在这些痛彻心扉的悲剧发生后,还让他,活着。
整本书里面给我最大影响的就是福贵的一双儿女——凤霞和有庆。凤霞是聋哑人,家里破产后就被自己的父亲送走,没几天后跑回来。在母亲生病弟弟尚小的情况下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长大后好不容易遇上个好人家出嫁,最后却难产而死。这个姑娘从头到尾没有对他爹有一丁点怨言,也没有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有一丁点抱怨,把最美好的年华全放在了这个充满苦难的家庭。直到后来她遇到一个把她捧在手心的二喜,我以为作者终于还是手下留情放过了这个女子,结果好景不长,她还是因为她的孩子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说凤霞的离开已经让读者泪眼婆娑。有庆的离开就简直让人心痛得无法呼吸,凤霞在他爹还没败光家产的时候还能享受几年公主的生活,这个苦命男孩一出生就要面对这个孤苦的家庭,辛辛苦苦喂养的小羊被宰,每天都跑十几公里的路去上学,因为路途遥远总是很快就磨破鞋子然后就被他爹骂,到最后竟然为了不被骂光着脚跑去上课,到了学校才把鞋子穿上。他年纪这么小,从来不喊一声苦,而且一直都那么懂事,为了家里跑去给县长的夫人献血,到最后失血过多而死(看到这里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些无良的医生捏碎!)。
所以到最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折腾,福贵一个人孤单的坐在树荫下跟作者娓娓道来这些故事,身边只有一头老黄牛作伴。
我一直在思考他受了这么多常人无法承受的打击,是什么在支撑他继续一个人生活下去?读完后我思考良久,他在这漫长岁月中缅怀他的挚爱,所以在干活的时候除了喊那头叫“福贵"的老牛外,他还会喊”家珍、凤霞、有庆”等亲人的名字,仿佛他们从没有离开过,在这个巨大而压抑的悲剧中,那一声声有力的名字像温暖的光芒透进来,照亮着福贵的人生,让他在黑暗中靠着这点点光亮支撑余下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就像作者所说的,活着的意志,是他唯一没被夺走之物。人生对他而言,“窄若手掌又宽若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