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村落
彭家寨
当承载在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毫不留情抹去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建筑物,来判断出它所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然而,吊脚楼,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至今仍在被包括土家族在内的鄂西少数民族人民所广泛使用。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大承载体,土家吊脚楼是了解一个土家族民族文化体系的最好捷径。
“外壁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蛮寮错杂”。自古封闭的地理环境成就了这样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土家族吊脚楼山寨---彭家寨。
彭家寨地处鄂西,位于恩施市宣恩县境内,与湘西、重庆接壤,彭家寨所处的两河口村,由一条老街和沿龙潭河的8个土庙山寨组成,占地面积约800多公顷。常住居民中,土家族占百分之八十。而彭家寨就是其中土家吊脚楼典型的代表。
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该寨居于“观音座莲”之右,观音山之下。东面以一条叫“叉几沟”为界,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该地故称凉桥。寨前龙潭河穿村而过,河上架有40余米长的铁索桥将寨子与外界相连,“十八罗汉”恰似观音大士的守护神;寨后山峦起伏,奇峰秀美,修竹婆娑;沿龙潭河而上有狮子岩、水鸿庙相映衬;顺流而下紧邻汪家寨有“二龙戏球”之美称。其地形特征含形辅势,蔚为壮观。
彭家寨风光旖旎,绚丽多彩。身临其境随处可见绿草如茵,林木葱郁,修竹含翠,群芳争妍。村前田园阡陌,稻浪起伏,不时传来民俗小调,农耕山歌,清风送爽,空谷传响;河间、小溪中,土家女郎挑水洗衣,儿童往来嬉戏;山上,羊儿悠闲吃着青草;田间,鸭鹅觅食不时争抢,一派田园风情,人世仙居,极富韵味。
相传,很久以前,一对年轻夫妇为完成先辈的遗愿,不惜长途跋涉,寻访先人旧址。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来到武陵山北麓,突然间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无法前行。只见河对岸,两山对峙,其间,小溪流淌,似彩链与大河相连。左山桃花盛开,五彩缤纷,形同“金字塔”,谓桃花山;右山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状如“观音座莲”,曰观音山。眼前美境宛若世外桃源,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令这对夫妇幡然醒悟,“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先人旧址吗!”
然而,眼前河水湍急,夫妇因无法过河而黯然神伤。焦急万分之中,忽见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河中徐徐升起团团云雾,雾霭之中一座小木桥时隐时现,夫妇携手在飘飘欲仙之中渡桥过河……
据说,这对夫妇就是彭家寨彭姓土家族的祖先彭怀伞及其妻杨氏。从此,他们在这里男耕女织,繁衍生息,创造着彭家寨的历史。迄今,彭家寨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古老而动听的歌谣:“观音座莲金字塔,怀藏四龙装待发,十八罗汉二面站,人杰地灵天造化”。
彭家寨是典型的血缘型村寨,全寨均为彭氏后裔,清代由湖南迁居至此,彭氏迁徙的路径基本符合我国“北方迁江西,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彭姓是土家族的大姓,从彭氏源流可以看出,土家族祖先一部分源于汉民族。
由于地处要道,彭家寨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1909-1912年,贺龙的骡马帮曾经从湖南桑植途径彭家寨,参加革命后,贺龙多次到沙道沟彭家寨一带宣传革命,组建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沙道沟也是湘鄂西根据地之一。
彭家寨建筑群以吊脚楼为主,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撰文:“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该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
从彭氏家族迁入开始一直到现在,彭家寨吊脚楼群一直处于不间断的建造、修缮和沿用中,这里既有正在建的新吊脚楼,也有经历上百年历史的老楼。目前,保存完好的房屋有四十余栋,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木质瓦屋,穿斗式,单檐悬山灰瓦顶。彭家寨房屋一般由正屋和吊脚楼组成。正屋建于平地,一般为三开间;厢房吊层,建在坡上,屋脊与正屋平齐,吊脚的高度随地形而定;同时正屋和厢房“一正一横”或“一正两横”,与院坝相围,形成了一个小庭院。干栏式的吊脚楼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开间正屋来自黄土高原的窑洞,正屋与横屋围合趋势来自黄土平原的“井院式”窑洞。
彭家寨吊脚楼是为适应山地地形,底层架空,并在转角欱子部位做一圈转廊,转廊出挑较大,均不落地;从底下仰视,如同吊在半空中,故称吊脚楼,吊脚楼既是穿斗式结构的一种,又有别于普通穿斗建筑。彭家寨的吊脚楼之所以成为精品,是由于吊脚楼欱子顺山势一溜排开,高低错落,把建筑最美、最具特色的部位展示出来。而且欱子顶部的歇山檐口,为配合建筑悬挑轻盈的感觉,四角均向上微微起翘,如翼似飞的样式,大大生动、丰富了立体造型,这样的结构在土家吊脚楼中是即为少见的。
土家建筑常有三道门,第一道为寨门。住在山地半坡的土家人,为划分领域或抵御匪患,常常会在村寨前设置寨门。而彭家寨因为隔河与周边村寨相望,河水便成了天然的屏障,河上的吊桥便取代了寨门,并且成为对外的唯一通道,也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关卡。第二道门是院门,规模稍大的土家族民居常在三合院院落前方加设一院门。院门平面多做成八字形,给人一种迎客的亲切感,也象征着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但很多“三合水”房屋在建造时,因受地形、地势影响,正屋大门朝向不理想,风水学认为与家主的八字不合,这时就会在三合水的院坝前加一个朝向“吉位”的院门,也叫“朝门”,彭家寨多为普通山民家院,出现的更多是简单的围院栅栏,至多是加一个简单的坡屋顶形成门框。第三道门就是正屋门,也就堂门,土家族风俗中常有不装大门的习惯,但也有不少人家装门,只是平时都大敞开着。
彭家寨的堂门各有千秋。正堂屋的大门多做成“六合门”,由六扇你那个开阖的门扇组成三对大门,用门轴安装。每一扇门的两端透雕或浮雕“梭子花”,中间做成各式各样的门窗。彭家寨民风淳朴,鲜有盗贼,有的住户堂屋干脆不装大门,只做简单的“扦子门”。
门是寨子的门头,当人们矗立河岸第一眼看到的是整片青瓦屋顶,土家族的而建筑屋顶具有流动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轻灵浪漫的情调。从吊脚楼外部造型的纵向看,形成了“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剖面,这些剖面的形成多是采用屋顶悬挑、吊层、迭落等手法处理,因此,当人们观察吊脚楼,会感觉简直生动活泼,毫无生涩呆滞的痕迹。单栋吊脚楼的屋顶本身并不复杂,一般只是“一”字形或“L”字形,有时巨大的黑色屋面,深远的出挑屋檐,在加上底层悬空的吊脚,会形成“头重脚轻”的格局,使人感到不稳定,但当他们与建在实地上的大屋面连接到一起时则相互呼应,从而使整个建筑轻重协调,形态庄重,富有弹性和节奏感,给人一种粗狂洒脱、淳朴深沉的艺术美感。巨大的屋檐也扩大了屋檐下的功能使用空间,人们在屋檐下纳凉、晒谷、养蜂、喂养家畜。特别是土家族屋顶的特殊形式--“拖水”,即使座子屋后方,顺屋面坡度附加延长2个柱距,上加“披檐”形成的扩建空间。
吊脚楼最为有特色的当属其吊脚了,寨中的吊角楼多种多样,依地势而建,有单吊式,也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有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有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有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有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坪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人与神祇、家先共居是土家族建筑的重要特色,土家族、苗族、侗族都在房屋中为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设置了接受全家人供奉的空间,这个空间集中在堂屋“神龛”及房屋中相当于神龛的地方,神龛的主要内容是供奉“天地国(君)亲师”牌位和祭祀宗族祖先的堂屋。同时也张贴求财、求神、求福、求平安的对联和话语。其基本书写格式是:竖着的红纸条上面写着墨笔大字“天地国(君)亲师位”的两旁,铭写着该房主人家宗族祖先的堂位。彭家寨彭氏祖先的神龛上,右边写着“陇西堂上历代祖先”,左边写着“九天司命太乙府君”。所谓“某某堂”,是指该姓氏祖先的来源,“陇西堂”即是指彭家祖先来自陇西郡。
土家族的神龛一般设在堂屋后壁上,中部横衬一块木板,叫神台,在神台下面放有一木制供桌,上放土家族的始祖神傩陀爷爷和傩陀娘娘,置香炉、香蜡草纸,也有的供桌上放有点香插烛的碗钵、供果。
走进一户人家,你会发现一个很有特色的房间——火炉屋。火炉屋位于正屋边上的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被隔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火炉屋,后半部分为卧室。土家父母一般住这个屋,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则住在正屋边的吊脚楼上。
火炉屋与彭家寨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既是厨房的辅助用房,又是烧水、取暖和熏腊肉的地方,还是家人团聚、接待宾客的围坐之处。火能熟食,能给人带来温暖,火在土家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火炉屋的火被尊为火神,一年中的大多时候是不熄的。过年时,土家人最讲究的是火,一连几天要把火烧得很大,表示兴旺,并认为年三十烧得柴越大,来年的猪就越壮。
彭家寨属于山区地带,温差较大。在春、秋、冬三个季节里,村民除了劳作和睡觉,大多是坐在火炉边烤火、喝茶、和亲朋好友聊天。每到十冬腊月,土家人都要熏制腊肉。他们把肉用盐腌上半个月后,挂在火炉上面的吊钩上。经过烟熏火烤的腊肉不仅色香味美,而且不易腐烂变质,可以一年四季食用。游览彭家寨时在农家和朋友一起围着火炉,边聊天,边吃这种土腊肉,如果有过这个经历的话,你会久久不会忘怀。
彭家寨的土家族人的婚丧嫁娶、信仰、风俗等都在吊脚楼内演绎,一栋吊脚楼就是一部浓缩的土家族民俗史。它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的标志,充分满足了彭家寨土家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现彭家寨寨中聚居的48户215名土家族人,80%的人会唱山民歌和各种小调曲,会跳摆手舞、唱薅草锣鼓歌、跳耍耍、玩龙灯、舞狮子等等民族歌舞,他们至今还保留着土家族大部分的风俗习惯。其中一个李姓、罗姓老太和两个彭姓老人,他们可以对唱一天内容不同的山民歌。
彭家寨最特别的两大习俗性节目便是“哭嫁”和“跳丧”,彭家寨女儿出嫁一定要“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新娘出嫁时还需要有9个未婚女子陪着一同哭,叫做“陪十姊妹”。“跳丧”又称“祭向王”,向王是土家族人的祖先。土家族老人死后,子孙会以歌舞的方式祭祀向王,并对死者致意,这与一般人面对死亡时的哭哭啼啼形成了对比,更看得出彭家寨这些土家人的达观知命。
“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历史传说隐藏着彭家寨的秘密,古朴的吊脚楼展示着土家人的智慧。“下次再来”,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彭家寨土家人的热情好客,也道出了对自己家乡的自豪。
一个山地民族的建筑文化,密密匝匝的书写在这片土地上,像一个伟大创造者的遗嘱。一串串红辣椒,缠绕在悬空的吊脚上,一坨坨黄包谷挂在得意的挑枋上,一穗穗金黄的稻穗在吊脚楼前的田地里随风舞动。
吊脚楼的十月,更白的炊烟在傍晚的牛眼中是红肿的惊叹号,放牛的牧童摇响的铜铃如摆手舞的鼓点般清脆有力,只有在这原始大山的险要里,才能拥有这样的文化现象,只有恩施林海的营养,才能滋润出土家人的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