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与心情
文/静怡的兰苑
也许是机缘巧合,前几日我从手机上浏览文章时,无意中发现有一篇文章用的六幅插图全是江南水乡系列的水墨画,这些画线条简洁、色调清新,画面或寂寥、或宁静、或祥和,总之一下就打动了我,我把它们一一收藏在我的手机里。或许是画作太吸人眼球了,我竟忘了那篇文章的内容。
也许是我的粗心大意,当然也可以怪罪于手机画面小,也就没想到去注意印章、落款。但机缘这东西真的很奇妙,它仿佛冥冥之中的金丝线,是缘总归会牵在一起。
昨天我把这几幅画作全部从手机传到电脑上,这一传不要紧,发现这些画作竟然出自吴冠中大师之手,这一发现着实令我心奋。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也就此作罢。现在既然知道是吴老的画作,那意味着我还能看到他更多的画作。
吴老他执著坚守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的真切情感。他说:“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的老百姓。两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两者我才动笔画”。
正因为大师他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有感而发,有心而为,赋予画作以灵魂、以血肉,才让观画、赏画的我触目即惊心,那一刻,大师笔下流动的线条像音乐,在我的心灵上引起强烈的共鸣。
原来我一直觉得诗歌和音乐是相通的,现在看了吴老的画作,我更觉得诗歌、音乐、绘画它们彼此更是相通的。诗歌所体现的建筑美、韵律美是早已达成共识的。而绘画所体现的如诗的意境美、画有形而意未尽的意蕴美、留白的意象美、线条的音乐美,这些一一无不说明它们之间是相通的。
而往往最动人的情感发之于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怀。吴老笔下这些来自于家国情怀的画作,来自于心灵的线条,无一不激荡着我的情怀。爱是那么难以轻言说出口的费思量,又是那么难以轻言言弃的千回百转。它让人生疼,而却难以言尽。
在这个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二月,我竟然像一位怀春的女子深深地爱上了这些画、画里的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