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我从差不多2001年开始关注,起初是小说(还不是现在通常看到的版本,因为我记得人物译名不同),后来拍了电影就一部部追电影。
见证了主角颜值的蜕变期和衰变期,也见证了影片中所有人的成长,老实说,我原来只真正看懂了第一和第二部,后来的电影都是和老公重刷后有了真正的认识后。
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中,少年格林德沃和邓布利多的惊艳亮相成功吸引了我,其实我并不是个对基情有任何兴趣的人,通常这样的同性情感人物塑造会让我不适,极少例外,例外的有CLAMP笔下的星史郎和昴流,以及哈利波特中的这两人。
在哈利波特真正完结后,心里总是期待着同类作品的出现,神奇动物系列显然让我激动万分,不仅仅因为在那里面才真正施展出魔法世界的魅力,也不仅仅因为小雀斑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重要的是对格邓二人的塑造,以及他们之间的前尘往事深度展开。
神奇动物一里如果还只是一种捕风捉影,神奇动物二里可谓是官方盖章,没错,我说的是最伟大的魔法师邓布利多和他的死对头格林德沃之间的感情。
其实在原著中,切实地刻画这感情的笔墨并不多,甚至容易让人忽略或解读成别的意思,那么我这个最不喜欢在想象中强行把一对生死兄弟(当然后来是仇家)理解为基情的人是怎么看的呢?
诚然神奇动物并没有小说做底,但它毕竟是罗琳本人的编剧和构思,它并不是非官方臆造的同人,而就是实实在在他们两个角色本身。
也有人觉得,老邓爱老格是有实锤的,他在神奇动物二中几乎亲口承认了。但反过来呢?
其实格林德沃爱邓布利多也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他在个性上体现得如此傲娇。
本人的分析如下:
1.那个三角加一竖和一个圆圈的图案,是当初年少时的邓布利多用来代替自己姓名中的A的标志性签名图案,格林德沃在和他决裂后,用这个图案用了一辈子,除了刻骨铭心,有别的解读吗?有人会用一个自己所恨之人的标志当自己一辈子的标志吗?
2.动物1中,格林德沃变身之前所伪装的那个人名字叫做:Percival,查一下就知道,邓布利多的冗长的全名中有这个词,天下有那么多名字,他格林德沃非要用邓布利多的名字当自己的假名。
3.就算二人之间的血盟多重要(老邓也觉得重要啊),但格林德沃整天把血盟放胸口,有必要吗?胸口是心脏的位置。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带婚戒,因为那个手指连着心脏。且格林德沃缔结血盟时是异瞳状态,他可以看到他们决裂的未来却仍然义无反顾。
还有许多可以分析的,但这三点是最不容推翻的铁证。
我觉得当年18岁的邓布利多是全然一次性陷入对16岁的格林德沃的迷恋的,但后来反而随着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和时光的洗礼而慢慢释怀或者说是将之隐藏到自己看不见的角落了。而反过来,当年看起来洒脱和利用目的很强的、或者更精确地说是有意压制了那份目的性以外的感情的、从感情角度来看少不更事的格林德沃,在漫长的岁月中、尤其是在牢狱之中,那份感情慢慢觉醒和深刻起来,历久弥新。
有些情感,在年少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却会随着年月慢慢发酵,尤其当情感的强度远超你当时的心智所能理解和负荷的程度时。
所以,当邓布利多在魔法学院的繁杂事务中渐渐淡忘或者深埋了那段情感,甚至可能对当初的自己轻轻一笑时,格林德沃却在无比空洞和几乎长达百年的牢狱中将过往一次次忆起,他可能也会想对年少的自己轻轻一笑吧。
“杀了我吧,伏地魔,我很高兴去死!但是我的死不会带来你所寻找的东西。。。有很多东西你还不明白。。。”
当伏地魔找到他想逼他说出老魔杖的下落时,他说了以上这句话。
伏地魔不明白的东西是什么?
爱。这就是伏地魔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情感体验,也是伏地魔最大的悲剧。
哈利说:“格林德沃试图阻止伏地魔追寻老魔杖,他撒谎了。。。”
邓布利多垂眼望着膝头,泪水在鼻尖上发亮,并说道:“我希望他能感受到他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恐怖和可耻。也许,他对伏地魔撒谎就是想弥补。。。”
“。。。或者是不让他闯进你的坟墓?”哈利插嘴,邓布利多潸然泪下。
这就是成年人的避而不谈和17岁少年的一针见血。
我等着裘花和德普的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