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艳红老师课堂随想
在上海,听过郑艳红老师分享过因相遇学习共同体而涅槃的故事,甚是敬佩。也一直想听郑老师的课,苦于没有机会。几次学共的大型活动,郑老师都有课堂展示,但都因为我“被安排”而错过了。
这次《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大型公益行动走进湖北监利,我有幸随行,郑老师也前来献课,于是便打定主意要一睹其课堂风采。
下午观课的地点安排在监利一中。因为刚下过雪,加之报告厅里没有空调,现场还比较冷,我们坐在下面感到透心的凉。
这是一节高一语文课,学习内容《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郑老师说,她曾经拿这个文本上过比赛课,但是失败了,专家们认为因为预设太多,老师的讲述与学生的表达不在一个点儿上。
我不知道郑老师是第几次上这个课,但我知道今天她所面对的学生是完全陌生的,而且是第一次接触外国文学的学生。面对如此学情,郑老师还能和自己班里孩子那样在学习共同体的语境风生水起吗?我有些担心。
课开始了。我看到刚才还裹着棉袄蜷缩着的郑老师,竟卸掉外套,着一袭单薄的红外套出场了。原来,有时为了风度,也可以不顾温度。
首先进行的是倾听训练。倾听要求是这样的:两人一组,分成AB角,A角讲述自己什么时候在节日里为母亲做过什么事,时间两分钟;B角注意倾听,不要打断同伴发言,但要不断给同伴以鼓励,听完后简短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话时声音小,只可以两人听到。很快,全班孩子都按照指令进入了分享、倾听状态。尽管一半孩子在说,一半孩子在听,但整个课堂还是显得比较安静的。
郑老师说,如果是自己班上的孩子,这个环节是可以省掉了。连同随后的集中小反馈,也就四五分钟的时间,郑老师借助和今天学习文本主题高度吻合的话题,让学生知道了倾听的基本规则:凝视听,不打断,给回应。我惊奇地发现,有个孩子因为懂得了倾听,听到了同伴的讲述,竟然感动哭了。这样的倾听训练,看似无痕,其实匠心。学会倾听,也是学会学习的一项核心技能。在传统的课堂里,我们有多少人接受过这样的能力训练?
如果把郑老师的课看作是一场交响曲的话,倾听训练只是前奏部分,它的“基本乐段”是一道基础性的学习任务:认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内容。要求:请尽可能从文本中找出更多的细节,圈划出来,并在表格中写下关键词。独自填完表格后,请和同桌相互轻声交流。在认真倾听对方的基础上,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时间10分钟)
就这个学习任务,我们作以下几点解析:一是立足基础性。每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找到相关的答案,人人皆可有所为,课堂上不会有闲着的学生。找多少关键词才行?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更为精确。二是体现对话性。“尽可能从文本中找出”,是告诉学生必须回到文本,和文本对话;“和同桌相互轻声交流”,“倾听对方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要和同伴对话,在倾听同伴的过程,完善、修正自己的答案。佐藤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和客观世界对话,和同伴对话,和自我对话。可惜我们有太多的课堂,对话是有了,但只是教师和少数尖子生的对话,没有形成多重对话关系。三是强调时效性。只有10分钟,且老师进行精确计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逼着学生养成快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孩子们领取到了学习任务之后,便按照指令进入了静悄悄的学习之中。郑老师似乎闲了下来,甚至悠闲地捧起个什么杂志看了起来,分明告诉大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可以超脱其外。
在基本学习任务公共分享环节,我发现所有学生都在侧耳细听,并不时地在学习任务单上记录着什么。我估计他们在记录着同伴发言中的能带给自己的新发现、新启示。当然,郑老师也在黑板上不停地记录着学生发言中的一些关键词,但只是听着、记着,没有丝毫的评价。不评价,不代表老师没有是非标准,也不是老师作用的缺位。有时,学生的观点哪怕是错的,也不要急于否定。好教师从来不会告诉学生简单答案的。我听到郑老师只是在学生找关键词快要穷尽时说,再想想是不是还有新的发现。
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低层次思维训练,意在训练学生读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高品质的阅读,必须在形成高阶思维方面有所作为。
于是,郑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冲刺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有人认为我们为母亲做这些事,母亲很开心,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有人认为母亲很无奈,母亲节这一天忙忙碌碌、辛苦操劳。对此,你怎么看?请找到文中的依据,来说说观点。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对教师最大的考验,是设计冲刺挑战性问题。好的问题是学生迈入高阶思维的支架,对学生深度理解文本起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如果没有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深度解构,没有对学情的充分把握,挑战性的问题就无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我认为,郑老师设计的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容易在课堂上形成“派系”,在争辩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达成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的目标; 同时,聚焦母亲形象赏析,达成文化理解、审美鉴赏的目标。
学生在七分钟的挑战性问题的学习环节,很快就形成了观点。最精彩的是分享环节中,持三种观点的同学“唇枪舌战”。学生们用事实证明,只要无限相信,学生就会还课堂无限精彩。
坐在台下我就在想,都说高中生不喜欢参与课堂讨论,高中生一般都只是认真听讲,为什么郑艳红老师很快就让一个陌生班级的学生把自己打开了,而且不断和同们碰撞,成了真正的“同学”呢?朱永新好像说过这样的话,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一间教室里学生的生命状态。最好的学习,是学生自己去发现答案,教师的任何告诉行为,都是对学生能力的矮化、无视。
好的课堂有一个重要标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我没有采访学生,但从学生久久不愿下课可以推测,他们觉得意犹未尽。特别难能可贵的,郑老师在收尾阶段还给学生开启新的学程留下一个楔子:里柯克生活化、善意式风格幽默作品还有不少,值得关注。
前奏、主歌、高潮、尾声,完整的学共课堂交响,皆由孩子们演绎完成,老师完全是一个乐队指挥的角色。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宁静润泽的课堂 ,是以倾听关系为主的课堂,是聚焦挑战冲刺性问题、崇尚“少即是多”的课堂,是形成交响的课堂。我发现郑艳红老师的课,十分完美了呈现了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种种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学共课堂的魅力。不少听课老师课后惊叹,学共体课堂原来可以如此之美。
是学习共同体成就了郑老师今天的课堂风景,还是郑老师丰富了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实践行走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