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企业转型成为一个热词。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传统商业形态进行了重构。很多企业非常焦虑,感觉不转型就要被淘汰了。市场上各种关于转型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什么是转型,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的问题。
原来做服装的企业现在进军房地产,算不算转型?原来做传统线下渠道的企业,现在在天猫开个旗舰店,增加了网上销售渠道,算不算转型?原来专做海外市场的OEM代工企业,现在转内销做自主品牌,算不算转型?
目前企业界和学术界,对转型并没有清晰和权威的定义。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
这是一种比较狭义的转型定义。今天,我们就以此定义为基准,谈谈企业的转型之难。
一个企业,如果日子过得舒服,一定不会想到转型,因为这的确是个伤筋动骨,风险极大的事情。主动转型的企业很少,大部分企业的转型,都是因为形势、环境所迫,是一种被动选择。他们感觉,如果不转型,就会没有未来。
根据接触的一些企业来看,企业转型有几个层面。
第一,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是方向选择、走什么路的大问题,直接关乎企业转型的成败。
有些企业选择了比较激烈式的全面转型,有些企业选择比较温和的渐进式变革。比如,苏宁就选择了前一种方式,从传统实体店全面向互联网转型,线上线下同价,后台供应链体系打通。
不管选择什么路径,有一点必须记住,一定不能丢掉自己的核心优势。这个核心优势是过去多年打造的立身之本,也一定会成为未来竞争的重要砝码。
有一些企业,为了拥抱互联网,否定过去,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世界变化很快,今天你认为是包袱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会成为市场取胜的重要资源。
比如,在网购的冲击下,传统零售店面被视为成本高、效率慢,需要关掉。但线下零售店后来发现,网上开店、引流成本不比线下低,而且,线下的体验、服务是互联网没法替代的。线上互联网公司不久也切入线下,O2O模式风靡一时。
第二,组织转型。
战略转型还只是蓝图规划,如何落地,让组织变革跟上转型的步伐,这是更难的事情。
一个公司在过去很多年里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打磨出了比较稳固的组织结构。如今,要将原有的组织体系打散,阻力非常大。就像一辆行驶的列车,将一节节车厢分拆,重新组合,也许跟本开不动了。
组织转型完成不了,成为企业转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如果依靠原有的组织和人才来完成转型任务,非常艰难,失败率也很高。但如果另起炉灶,成立独立新公司,聘请一帮85、90后为主的新团队,成功的概率要高很多(也可直接采取收购一家年轻公司的方式)。
新的团队没有原来组织的思维惯性,很多事情的进展会顺畅很多。在原有机构里面,认为是巨大鸿沟的问题,新团队可能觉得理所当然,完全不是问题。
第三,思维和文化转型。
思维和文化的转变是最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一个企业的文化,就相当于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这里面又具体分为两类对象。首先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转变。传统企业的创始人,通常在50岁以上了,他们的出生、教育都与互联网无缘,不像90后天生就是互联网的一代。很多老板从来不上网,也不会网购,现在使用微信,主要是用来做沟通交流。
这些老板的商业触觉很敏锐,能够感知到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但他们对互联网还是缺乏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掌舵者如何带领企业完成转型,是一个大问题。
反观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会保持与世界最前沿科技的紧密接触。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身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但经常去美国硅谷参观学习,感受新科技新趋势。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每天孜孜不倦地学习,与各种专家学者交流,保持市场的触觉。
另外,企业员工的思维转变,是一个更复杂、更系统的难题。
首先,员工是否有改变自己的意愿,如果没有,企业是根本没有办法的;其次,员工是否有适应变革的能力,否则,也只能淘汰;再次,即使员工有意愿又有能力,但作为企业来说,要完成全体人员的思维转变,进而形成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企业能否在时间、物力、财力方面承受得了,也是一个考验。
当然,以上都是在狭义的转型定义基础上论述的,它是一种全要素的基因转型,是难度最大、失败率最高的一种转型。
事实上,很多时候,企业不一定需要进行这么激烈的转型,可以在原有业务存量不动的情况下,进行新模式新业务探索的增量式变革。这样的话,代价与风险要小得多。还有的企业甚至不一定要转型,利用互联网工具降低原有业务模式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力,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因此,对于企业转型,企业需要辩证来看,不要跟风或人云亦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谋定而后动。
-----------------
作者简介:
徐军财经作家,擅长公司研究,合著作品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尚品宅配凭什么?》、《韧者行远:维达30年路与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