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回到了所在的城市,然而之前三天的SuperWriter课程依然让我回味,不只有文章的写作技巧,也不止是认识了许多高能的小伙伴们,还有课程练习背后给我带来的思考,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贯穿课程始终的是发现自我、确立自己的旗帜、打造自我品牌,我们学习的不仅仅写作技巧,还有写作人生。
在做“三年后的自己变成什么样子”的练习时,我写下的是与古诗词有关的写作(这个想法在后面的思考中被不断的修正,已经与它关系不大了,但这不是本文要说的),为什么会写下这个呢?虽然作为一个古诗词爱好者我是不合格的,熟记的古诗词并不多,平时也没有将古诗词随时背记,遇到不喜欢的古诗词更不会去记,这样的一个我怎敢妄想去做与古诗词有关的事呢?或许我只是个伪古诗词爱好者。
最开始对古诗词真正感兴趣应该是小学的时候了,不是在课文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而是在一套评话小说《薛家将》中,那个时候是很少有课外书看的,而且家长也不让看,而同村的一户家中有不少的评话和小说,我会趁着放牛时借上一本戴着边放牛边看小说,喜欢对称和工整应该是人类的天性,这两个特点评话小说都不缺,不论是章节的标题还是文中的评诗都能让人朗朗上口,易懂好记。比方说《薛仁贵征东》第一回标题:秦元帅兴兵定北,唐贞观御驾亲征,以及开篇的第一首诗:“欲笑周文歌燕镐,还轻汉武乐横汾。岂知玉殿生三秀,诅有铜龙出五云。陌上尧尊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从这时也勾起了我对古代历史知识的一些兴趣,那套《薛家将》五本我一个暑假读完了。从此我对对仗和诗句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自己开始写一些对句了,尽管不甚工整。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好像在1996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前一年,老师让我们以香港回归那一天的自己的见闻写一篇作文,许多同学写成了类似科幻小说里面的想象,被老师说不符合实际,而我的文章用自己编的当天在路上所见人们庆祝回归的对联将整个文章串联起来,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从那时起我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后来发展到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里的有关的诗句和对仗专门摘抄下来,乐此不彼。
至于说我只是个伪古诗词爱好者,主要是上大学和参加工作后接触了网络,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古诗词虽然没有完全丢弃,但是已经没有最初的热情了,只不过偶尔会背诵一下记忆中的一些古诗词,写一写等同于打油诗的不讲平仄韵律的“古诗词”。
直到今年春节,已经绝少看电视的我因为偶然的原因观看了《中国古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几场比赛,被选手们巨大的诗词储存量所震撼,特别是其中还有年龄仅有六七岁岁但诗词记忆量不输于成人的小朋友,精彩的比赛让我再次回味起诗词的无穷魅力。所以年后的这场SuperWriter课上自我发现时让我想起当时观看节目的感受,发现自己对古诗词依然有着不小的兴趣,以至于打算做与古诗词有关的写作,然而在后续的练习中,却发现正在与古诗词逐渐远离的的我怎么能够做好这件事情呢。
或许是该重新拾起久违的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