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十多岁的儿子坐大巴到外地学习几天,后来在微信里说他从车站到酒店时坐了反方向的公交车,只能打滴滴车了。
知道这情况,我有点焦虑与不耐烦,心里埋怨儿子这么大的人了,咋不认真看清楚公交车牌的方向指示呢?可回信息时还是假装着没事,安慰了他一下,还拼命地分享自己在外是路盲,没方向感,怎样到达目的地的各种方法。可儿子没回复一个字,我顿时傻了,意识到自己没顾及儿子当时的情绪,说教式地自个大说一通,以为是为儿子好,其实是自私的,因为儿子不难从我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我的责备,这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事情发生了,应该先同理儿子的感受,让他分享他的感受并引导他找出原因,这才是真正陪伴儿子成长所需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