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无问西东的海报时,对于这部电影的名字很是不能理解,无问西东是什么意思,会不会跟叶问有关系,看到很多人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很高,就买了票去看了,刚刚看过了《芳华》后觉得国产电影真的是越来越走心了,当看完《无问西东》后让我感受到了我国的电影文化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刚开始以现代的职场画面展现而来,关于什么奶粉事件,以至于三分钟以后我后面的小哥问我这部电影是无问西东吧?我回答说是,他说他以为进错场了呢!
其实一开始的情节给人一种混乱感,毕竟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要把四个年代都给阐述清楚,并且不使观众产生困惑,还是蛮困难的,但是在我看来,无问西东真的是不管时间线还是空间线都非常的完美。并且紧扣主题。说到主题,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我想看完电影的人都会知道:遵从内心,无问西东。无论是吴岭澜还是沈光耀、陈鹏、李想、张果果。都在向我们阐述着听从你心。只不过不同的是前四个因为无问西东而产生悲剧,而最后张果果因为无问西东而帮助了他人。是前四个人的牺牲造就了张果果的后来。
纵观整部电影,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虽然看似毫不相关的四代人的故事,但其实细心会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吴岭澜遵从自己的内心,放弃理科,学习文科,并在西南联合大学的一次空袭中为学生们讲述了泰戈尔的故事,影响了正在听他讲述的沈光耀,沈光耀因此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参加空军。正是因为沈光耀参加了空军,为附近的一些孤儿投放食物,才使这些孤儿没有死于饥饿,而仅有几岁的陈鹏就在这些孤儿当中。后来陈鹏考入了清华大学,也就是建国后的事了,陈鹏的初中同学也是陈鹏心中所爱之人王敏佳,遭受批判,当天,也许是心灵感应,陈鹏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紧忙请假去看望王敏佳,当赶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正是程鹏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来找王敏佳,教育了背叛了王敏佳的李想。并告诉他“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出于对王敏佳的愧疚,牢牢记住这句话,并在支援边疆的一次任务中,救助了他的两个队友而牺牲了自己,而那两个队友就是张果果的父母。李想在临死前说出了那句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第二,王敏佳被批判与李想去边疆支援的演讲仅有一墙之隔,两面的谈话都能听的清楚,并且相互交叉,使画面的震撼感特别强烈。并且我觉得的这块情节与《芳华》里刘峰被批判的情节表达了相同的情感,那就是在那个不分黑白的年代,人人都以批斗,揭发,当成一种光荣,把背叛当成一种正义。
第三,可能是出于迎合观众的需要,王敏佳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和她人的污蔑,被一帮人围殴,面目全非,最终被打死,幸亏在埋葬时由于雨水而把王敏佳浇醒。我想这个情节观众们一定是气愤的,恼火的。所以也就有了下一个情节,淑芬看到王敏佳被活活打死,也许是内心愧疚,也许是害怕,回到家后,僵尸般地跳入井里,精彩之处在于画面感真的很强烈,那种古老的与地面一样高的只能容纳一个人的井,淑芬就这么朝着井走去,走的很平静,没有任何的修饰情景,就这么走着走着就掉下去了。让观众没有任何的心里准备。
第四,就是后来的空战阶段,很短,却很真实,一个日本飞行员,歼灭了七架中国战斗机,最终被沈光耀歼灭,然而沈光耀的飞机也已经要坠落了,最终他选择了与战舰同归于尽。我觉得这个情节展现了抗日战争的真实画面。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日本鬼子是很强大的,并不是那些抗日神剧里那样,笨的要死。这里导演并没有选择迎合观众的需要,而是选择还原战场,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就是最后的彩蛋,真的是很走心,我本来已经收拾书包要走了,结果突然出现了彩蛋,总共能有五分钟左右,我发现整个观影厅,没有一个走,都在认真的考完这个彩蛋。这可能是其他电影做不到的地方。
无问西东是为了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拍摄的,取自清华大学的校歌里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那些遵从自己内心,无问西东的清华学子们,在我们心中永存,一代又一代传承着。
正如片头所问的那样: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