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2019年结束前可以自己上手写出一个完整项目.
计划:目前先学完《尚硅谷JavaScript》140P,抽空多看HTML&CSS,之后再计划别的.
习惯:每天至少可以学1P.
2019-10-26
重新捡起来继续学,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
1、JavaScript的数据类型(ES5):
-String:字符串,带着引号的值
-Number:数值,整数、浮点数,包括NaN(not a number),为特殊的数值型
-Boolean:布尔值,true、false
————以上为原始类型值————
-Null:空值,表空对象,为object型
-Undefined:未定义值,已声明变量,但未给变量赋值,该变量返回值为undefined
————以上为基本数据类型(单一的值,值之间无联系)————
-Object:对象,为引用数据类型,为自包含的数据集合,各种值的集合
——————————————2019-10-26-20:10——————————————
《尚硅谷JavaScript》学习笔记
P46(JS基础,对象的简介) — P49(基本、引用数据类型)
使用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创建的变量为独立变量,不能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衍生出【对象】。
对象属于复合的数据类型,由属性和方法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数据实体,在对象中可以保存不同数据类型的属性。
一、对象的分类:
1、內建对象(Native Object)
-由ES(ECMAScript)标准中定义的对象,在任何ES的实现中都可以使用,如Math、Date、Function、String、Number、Boolean、Object、Array.....
2、宿主对象(Host Object)
-由JS代码的运行环境提供的对象,主要指由浏览器提供的对象,如BOM、DOM
-console.log(); 、document.write();
3、自定义对象(自建对象)
-由开发人员自己创建的对象
二、自定义对象学习:
2-1、创建对象
-使用【new】关键字调用的函数为构造函数(constructor),构造函数为专门创建对象的函数。
var obj = new Object();
console.log(typeof obj);
使用【typeof】检查数据类型,检查一个对象时,返回的类型为object。
2-2、属性
-在对象中保存的值为属性,表现为object {pro1: xxx, pro2: xxx,pro3: xxx}。
-基本操作
A.向对象中增加属性:object(对象,即为上面已声明的对象).property(属性名)=属性值
obj.name/gender/age = "77Hz" / "不明" / 100;
B.读取查询对象中的属性值:object.property
console.log(obj.name);
console.log(name); 会报错,因为当前js代码中没有声明变量名为name的变量。
console.log(obj.weight); 不会报错,读取对象中没有的属性,会返回undefined。
C.修改对象中的属性值:object.property = 新值(newValue);
D.删除对象中的属性:delete object.property;
-属性名设置
A.属性名不强制遵守《标识(zhì)符命名规范》,但尽量还是遵守。
标识符命名规则:
1、可包含数字、字母、下划线_、$符号;
2、不能以数字开头;
3、不能是ES中的关键字、保留字(var)
4、使用驼峰命名法:首单词字母小写,后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B.使用特殊属性名时:
不能采用object.property 这种 【.】的方式操作,须使用另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去操作。
语法:object["property"] = propertyValue,使用 [ ] 方式创建属性时,读取属性值时,也需要使用 [ ] 方式去操作。
运算符优先级排序:. 、[ ] 、new 优先级别最高,超过【()】,【. [ ]】都为读取对象中的属性,【new】为创建一个对象。
C.使用 [ ] 形式操作去属性更为灵活,[ ]中可以直接传递一个变量,即可以使用变量值去读取对应的属性。
obj["name"] = 77Hz;
var n = "name";
console.log(obj[n]); 读取属性值前,先找n变量,再将n变量转化为字面量,即为n的变量值obj[ "name" ],即读取的属性值为77Hz。直接读取属性名为写死状态,在存在多个属性时,使用变量名读取更灵活。
-属性值
A.JS对象的属性值,可以为任意数据类型的值,包括object型。
obj.test = null / true / undefined;
var obj2 = new Object();
obj2.name = "lulu";
obj.test = obj2;
console.log(obj / obj.test);
-【in】运算符
【in】运算符用来检查一个对象中是否含有指定属性,有则返回true,无则返回false。
语法:"property" in object
console.log("axxxxxxx" in obj);
console.log("age" in obj);
2-3、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
-区别:值传递与引用传递的区别
A.变量保存:JS中的变量内容都保存在【栈内存】中。
基本数据类型的值直接存储到【栈内存】,值与值之间为独立存在,不会互相影响;
引用数据类型(对象)会被存储到【堆内存】中,每创建一个对象(即每使用一次new),该对象就会在堆内存中开辟一个新空间,变量中不会去保存属性/属性值,而是会保存这个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内存地址(即为对象引用),存储的内存地址指向堆内存中的对应对象,当多个变量存储的都为同一个对象引用时,操作属性时会互相影响到。
但操作修改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后,即将对象重新设置值,在堆内存中另开辟一个新内存地址,两个变量不再使用同一个内存地址(对象引用),就不会再互相影响到。
B.比较运算时:
比较基本数据类型的值时,就是值与值之间的比较,一样为true,不同则为false。
比较引用数据类型时,比较的为各对象的内存地址,并非用属性/属性值对比,即使两对象的属性/属性值相同,内存地址不同,比较时,返回都为false。
——————————————2019-10-26-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