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养老的认知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是每一个人面对的话题,采用什么样的养老方式好,钱多就一定养老无忧吗?
大家认为人生的那个阶段最“快乐”?
暂且定义快乐:“无忧无虑,为所欲为”
最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她比较快乐,孩子国外上学,学习成绩优异,临近毕业,该买的房子也买了,企业做的也不错,工作生活没什么压力了,心情放松,感觉特好,人到中年,她认为是快乐的,快乐的基础是因为她有底气,没有后顾之忧。
童年、少年、青年、老年、晚年那个阶段最快乐,那个阶段最长。
一般人认为,童年、少年最有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吧,不操心,不用自己做主,吃穿不愁,有父母可依赖。这个阶段的快乐是不可逆的,无法回流,童年的快乐永远留在记忆里。
从人生的阶段划分,老年、晚年这段时间最长,如果没有外力干扰压迫,这一段时间心态也最容易调整。
人生的不同阶段,可以调整一下心态,退休并不是放弃工作,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无压力快乐工作,体现人生价值,这是特别好的一种状态。
朋友的妈妈退休前是一名典型的工作狂,每天晚上1、2点才回家。临近退休前几年,因身体原因,多次被120拉走,朋友非常担心妈妈的身体。退休后前几年,跟妈妈聊天十几分钟就累,也曾叫过几次120。十几年前爸妈去了养老院,去了以后,妈妈叫过一次120,之后再也没有去过医院,现已经88岁,身体状态不错。
在养老院,朋友的妈妈贼有事干,学会了打台球,编制小东西,每次朋友去看她,陪她打台球,朋友打不赢她,现在跟他聊天2个小时兴致还很高。朋友的妈妈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是养老院的名人,帮人留存遗嘱,被人信任。
朋友妈妈的故事说明了,退休并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可以做真正喜欢的事,这事可能与金钱无关,但一定是快乐的,发自内心的喜欢。
朋友的妈妈在美好的养老阶段,是美好快乐的。她美好快乐的基础是因为有稳定的退休现金流,不用担心没钱花,而且孩子们孝顺,家庭和谐。
中秋节,到影院去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妈妈》。84岁的吴彦姝饰演母亲角色,67岁的奚美娟饰演女儿角色,在我们日常人以为该退休的年龄,她们依然在电影一线工作者,并且给观众呈现了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母爱,她们母女彼此懂得,彼此怜惜,彼此恨铁不成钢。女儿生病前妈妈对女儿的依赖,与知道女儿生病后妈妈的强大,面对“失序”的态度,妈妈坦然又镇定地选择直面,活出了母女美好的生活品质。
《妈妈》这部电影使我对养老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即使老去,我们仍然可以像《电影》中的妈妈一样这么精彩、优雅、有格调,仍然可以活得很好。
如果活到100岁,50岁养老与70岁养老状态可能不一样,如果更早进入养老,可以更早规划人生,谁说养老是啥也不干,养老并不是不工作,养老阶段有很多事可以干,体验不同的阶段,要看工作状态,开心、喜爱程度。只干有意义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压力,精神状态会好。
品质养老一是有稳定的财务支持,要么单位给,要么自己早早规划专款专用,专款专用,是一种战略意识。专款专用,不是“傻”存钱。养老规划的目的是快乐,养老是现金流的形式,月月有,敢花钱。
品质养老二是健康,健康如果不好,可能花费更高。养老时光、应是快乐、轻松,而不是苟延残喘、得过且过,健康不好,养老规划的费用可能不够用。
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精神是快乐养老的保障,健康从现在做起,不是退休,从现在就要开始健康生活、起居、精神。好好吃饭,规律起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爸爸已经90岁了,现在仍旧身体不错,每天骑三轮去市场买菜,每天散步半小时,每月亲自去银行取工资,每天看新闻联播和海峡两岸,经常还刷刷抖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般不麻烦别人。爸爸现在的体魄和精神是多年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积累下来的。
健康养老的另一种角度是早一点儿,谁说养老就得老了养,如何美到80岁、90岁,《妈妈》这部电影中的吴彦姝艺术家给出了答案。
84岁仍然可以做瑜伽,进行适度运动,过度运动与惰于运动都是风险,保持每天的运动习惯,让身体张弛有度,拥有健康的体魄。
病从口入,寒从脚入,年轻的债,终究老来还。
从现在开始,合理搭配饮食,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吃温热的食物,好好爱自己,储备好养老的现金流和健康体魄加健康精神,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养老,体验充实的养老,美到80岁、90岁,优雅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