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意义不只是给你机会读大学,还在于高中三年的学习让你懂得为一个目标而奋斗,让你第一次真切体验为一件事而努力的过程的艰辛,在这一过程中,你有成功,也经常失败,但你得保持前进的定力,你得学会反思,以继续前行。而这些过程的体验,沉淀为能力和素养,是以后人生难以体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一个人品格形成的过程。
应对高考需要持续专注的投入。高一要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高二要学会探究、提升能力;高三要执着,不为暂时的困难而退缩。平时学习不能投机取巧,否则到高考就无法应对。高中学习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为大学学习做准备,最终成为你将来办事、工作的能力。
有没有目标很有差别。高考要取得好成绩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但需要有一个目标,明确的目标会促使你去付出努力。当然,考上不同的大学会产生区别,但起点不一定决定终点,就如考上某一高中会有所不同,但并不能决定考上什么大学。
高考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也是情感因素的比拼。大部分学生智商差不多,基础也差别不大,差别大的是目标意识、自控力、意志力。
高中是知识与能力积累提升的过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如听课、作业、反思、自主学习等。高考的能力要求是高一高二一步一步养成的。建议暑假可以看一看高考试卷,体会一下各科考查的内容和能力要求。
你的潜力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可以举高二甘若宁的例子,跳级,利用疫情期间自学全部高二课程)
高考重视考能力和思维。今年的高考比较平稳,不难,但重视能力和思维,重视考查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动脑筋,探究思考,克服死记硬背、机械做题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