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
邪有客于足阳明胃之络者,则令人鼽衄,及齿作寒等证,其故何也?以胃脉起于鼻,交额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故其见证如此。
刺之者,宜取中指次指爪甲之上,与肉交会之厉兑穴,左右各一痏,自可以泻上部之实邪矣。如不得愈,则左刺其右,右刺其左,以缪刺之法治之,无有不愈者。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阳胆经之络者,则令人有两胁作痛不得气息,兼汗随咳出等证,其故何也?以少阳胆经之脉,循胸过季胁,其别支者,合手少阳抵䪼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循胸贯膈,络肝布胁,故其见证如此。
刺之宜取足小指次指爪甲之上,与肉交会之窍阴穴左右各一痏,如是则不得息之证,立愈,汗出之证立愈。
至若咳者为寒,宜加以温衣,食以暖食,不过一日之久,其咳亦自已矣。如仍不愈,则左以刺右,右以刺左,以缪刺之法行之,无有不立愈者。倘再不愈,如法复刺,其邪自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