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8-01-19 琴韵悠然
今天就是女儿放假的第一天。六年级了,成绩平平,补习班里座无虚席。我实在不忍,我这个从来不开窍的人,也违心的给女儿报了奥数班。
我曾经无数次的说过,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法定的假期就是让孩子休息的时间;课堂上要一丝不苟,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就好;不要让孩子失去天性。还有
让孩子有自由呼吸的蓝天等。
但我也听说过,宁可现在让孩子少些安逸,也不让孩子将来过的卑微;还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是学渣,学霸就会踩着你上等等说法。
于是乎大家都一窝蜂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为了应试,苦一苦吧孩子们!
这样家长们就心里安然了,好像这就对得起自己的苦心了,也有点保障了。
老师留的试卷铺天盖地,补习班的课程一门接着一门,学了外边学家里。眼睛近视又驼背。被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昭然如斯。
(1)
昨天家长群里吵吵起来了,说等待试卷这几天,几个小学生出去玩,被几个中学的孩子欺负了:把腰包里的钱,手机搜走以后,还打了不合作的小同学。家长那个心疼。调查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表面看是孩子们的打打闹闹,其实如果深究,这是一个道德教育层面的缺失。
我们光顾着给孩子以有形的功课上的压力,物质上的优厚待遇,忘却了浇树浇根的道理。只知道享受,不懂得君子不吃劫来之财的最起码的道理。这样的学生就算是培养成才又如何?没成人的才,也是棵歪脖子树,迟早也得被淘汰。
青年报在前不久刊载了一则消息,就在今年,重庆某公司录用了21名大学生,结果在后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开除了20个人,只留下一个专科毕业生。原因是这些被开除的人有的高傲,有的冷酷,自私,有的不维护集体形象等等,而留下的这个专科生品行端正,为人谦和,自尊自律,懂得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
是个可造之才。
未来的社会,世界正在悄悄地鼓励有教养的孩子。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盲区,顾此失彼。
(2)
不是吹牛,我的亲外甥,我二姐的女儿,一天没有补习过。从幼儿园就是前三名,一直维持到科技大学毕业,一直名列前茅,学校保送研究生。到北京找工作,面试轻松通过,现在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领导。
这是我看在眼里的,孩子一路走来,谦和,吃苦,有教养。就连走在路上看见一片纸都要捡起放进垃圾箱。更别说公众场合不喧哗,不插队,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这些小儿科了,二姐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人要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3)
我听了一个故事:前些日子,在一个火锅城里,大家都在安静的吃饭。其中有两个刚刚监狱释放人员吃火锅。这时进来一对父子。男人很是酷毙的那种,带着粗金链子,穿着名牌。他的儿子从进店里就没消停过,大声喧哗,旁若无人。一会碰一下这个,一会儿又摇一下那张桌子,实在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吃火锅的其中一个人端过一盘花生米说,大哥给孩子吃点花生米,别叫喊了。粗链子好像是没了面子,用手一扬,同时嘴里骂着去你妈的花生米,谁稀罕?
那个人低头不语了。
假如到此完了也行,可是事情不是这样的,他的儿子看见他爸的威风,更加肆无忌惮,过来二话没说,往人家的火锅里吐了两口唾沫。那两个人还是无动于衷。
过了一会儿,这爷俩吃完饭了,正要走的时候,冷不防那个受辱的人,把那个孩子一把摁倒沸腾火锅里······粗链子忙过去救儿子。另一个人一刀插进他的内脏
人们唏嘘不止,坐过牢的也不差这一回。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假如孩子有点教养,如果粗链子管住自己的儿子,如果他对别人客气点,如果·····可是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事情过后是不尽的思考。
每一个没教养的孩子背后,都有道德低下的父母坐台。所以有这样的悲剧就属于正常了,渣对渣,做出了渣事。可悲可叹!
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大家都想培养出类拔萃的后代,谁都不想堕落,有进取这是好事,教育孩子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千万懂得道德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让一颗苗成为参天大树,在灌溉,施肥的同时,要不断地修剪旁逸斜出的枝条
再次强调,我们都希望孩子更优秀,更出色,但不要忽略教育的根本是先育人。知识和道德修养双行线无限延长,才是完美的人生。
阅读 1赞 投诉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