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指出,在一些学校里,并没有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做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是把它看做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苏霍姆林斯基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夏丏尊;叶圣陶
从以上大师的观点可以看出,写作和观察应该是积极的智力活动、是生活。那么怎么样把观察、思考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呢?
很多例子可以练习和培养这个能力。
1、周末游玩时,在公园小路上,小朋友发现一个小动物,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提出疑问,获得答案(知识)。进而激发小朋友对观察更加有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事件;表达了人物一个什么样的性格。1-2年级看图写话作业,也是观察,思路,表达的过程。首先观察图中信息点,不能有遗漏;然后大脑思考这个图画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3、看过一个电影可以问问感受,电影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电影中的好人、坏人是谁;对电影人物的抉择有什么看法;
4、生活中导出都是广告信息,一个广告牌基本包含公司名词,产品卖点,联系电话。那么为什么要展示这些内容;
5、到一个景点游玩,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不能只会说“好壮观啊”“好漂亮”“好美”“高兴极了”,这些都是空洞的形容,对别人没有感染力,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壮观、怎样高兴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别人才会感到美丽、壮观和高兴。
培养阅读兴趣
在开始阅读时,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兴趣。可从初级书籍开始,结合兴趣,兴趣不难培养。但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有很大难度。阅读习惯涉及最主要的内容是阅读什么类型的书是对获取知识有帮助,什么类型的书对获取知识帮助大。
1、看漫画对获取知识无任何帮助;
2、绘本可作为阅读入门、幼儿启蒙;
3、看故事性的书对获取知识帮助很小;
4、看科技、探索类型的书很显然是有好处的;
5、看名家名作对获取知识帮助最大,对初中以后的语文学习和考试帮助最大;
6、看论语、唐诗宋词对获取知识帮助很大,对初中以后的语文学习和考试帮助很大;
阅读和其他事情一样,首先需要激发兴趣,然后通过激励让阅读成为习惯,激发兴趣:一般使用感兴趣的绘本就可以激发兴趣
激励:这里指的不是读一本书就奖励一个棒棒糖,也不是读一本书奖励5块钱。这激励是对孩子阅读的肯定,如孩子从书籍中获取到一个知识点,孩子会第一时间来找你“炫耀”,这时候就是激励的时候。
*千万不能因为忙而不让孩子“炫耀”,
*千万不能因为这个知识点对你来说多么“渺小”而无动于衷,
*更不能变成你对孩子的知识“炫耀”。
每个事情都有多个角度,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角度来 夸奖孩子,恰如其分的夸奖就是最好的“激励”办法。
写作需先有素材,平时阅读积累词汇和文章表述技巧,然后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信息,加上思考的过程以及思考的收获,很自然的就可以写出一篇“通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