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子的生日,我观察到孩子对自己的生日是充满期待的。在每一次过生日的仪式中,孩子已经体验到了那个日子的独特性。
满五岁的儿子一早起来就向大家宣布:今天是我的生日!
平常是每人一天一个蛋,而今天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两个!这是妈妈小时候的仪式,用在今天,儿子依然很是欣喜,从他获得两个蛋时,那满足又有点激动的表情便可得知。
我们说现在玩具太多了,不再送礼物,但今天可以玩一个游戏,那就是生日的你,所有的事情你说了算。
起初,妈妈还有点担心,今天儿子会不会提什么出奇得让人接受不了的条件呢?
但结果是,一整天儿子都处于愉快的状态中,不仅没有和妹妹闹矛盾,而且总沉浸在自己的角色扮演中,给了妈妈充足的时间去布置环境。
妈妈按照儿子的要求,把气球布置成彩虹色的;按照他的要求要布置好环境才能休息,但其实这也是我做事的方式。
上午布置环境,下午蒸小蛋糕,准备生日主题的故事会。是的,虽然参加的孩子很少,只有一个,但我发现,当我们感到愉快时,就是希望和他人分享,即便只有一个人,也会让快乐无限扩大。
我们分享着各种生日的绘本,一起围着那个小小的没有奶油的蛋糕唱生日歌。最后,那闪着火苗的蜡烛是孩子们一起吹灭的。啊,孩子是多么喜欢吹蜡烛啊!
直到最后,儿子始终没有提出什么让人无法接受的难题。这一整天,他真的很愉悦!
直到晚上发生的一些小插曲,让妈妈获得了一些反思。
正吃着蛋糕的儿子,忍不住用叉子碰了一下前面还没切的蛋糕上的奶油。爸爸立刻语气有点生硬地制止了。
儿子立刻缩回自己的叉子,但很快反应过来地说:今天不是我生日我说了算吗?爸爸你怎么还用那种语气提醒我,请你跟我道歉!
洗澡时,儿子脱了上衣,却依然没有进冲凉房。妈妈忍不住催促:快点儿,快点儿。
儿子走进冲凉房后说:妈妈,今天我生日,不是我说了算吗?你怎么还那样说我。
我:那是因为你已经脱了衣服,而且感冒还没好,外面风那么大,我担心你再着凉了。
观察与反思:当孩子处在愉悦中时,他的整个状态是平和的。儿子一整天所呈现的喜悦、平和、顺从和确信,也带给我很多触动。
我以为我已经给到了孩子自由,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规则之内。但在那些小插曲中,我猛然发现,也许在孩子面前我确实没有表现得很强势,但我却在用另一种看似温柔的方式在说服孩子,让他迁就于我的局限。
透过这一事件,我看到了以往很多类似的事件,当我希望孩子依照我的节奏时,当我感到担心、忧虑时,我总能说出一些非常“正确”,正确得孩子无力反抗的理由,比如前面提到的,我催促是因为你已经感冒了再不去洗澡可能会加重病情。
这种为了你好的理由简直让孩子无从反抗,但事实的真相却是,妈妈只是因为自己的担心才产生了催促。如果一开始我能察觉到这一层,也许我就不用带着情绪去催促,也许我可以向孩子说明真相:
儿子,看到你感冒了,还光着身子走来走去,我很担心。而我必须照顾我的担心,你看你是把衣服穿回去再玩会儿呢?还是选择先洗澡呢?
这就是真相,在真相中孩子的选择是主动和清晰的。但在带着情绪的催促中,也许孩子感受到的只是,我没有那样做所以我不够好,所做的选择变成了迁就或抵触。
做为父母,我们总是竭尽所能去做我们以为对孩子好的事儿,我们不会故意去伤害孩子。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有着自己的局限,有被种下的没经过自己去检验过的观念,有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有我们所不了解的自己的另一面。
所以,我们的孩子也不可避免会有我们身上的烙印,也许那将会成为他们往后的功课。而我感激孩子带给我的每一个发现,即便是后知后觉,我也可以从这些发现中去了解那个我所不知道的自己,窥探生命的秘密!
儿子,生日快乐!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妈妈开始体验生命的不可思议,你就是上天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如此特别,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