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早春

    我一向认为,早春是一年所有时间中最神奇、最神秘、最神圣的。它是万物在忍耐了一冬的严寒、蓄积了一年的能量、压抑了一季的期盼后,初现的第一缕生命的曙光。看似朦胧初醒,实则蕴藏着极大的生长冲动。

    所谓早春,就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光景。这一时期,春风料峭,但已相当有力度。从江南水乡,到茫茫戈壁,春风烈烈地扫过,可能并不温和,依旧刺面砭骨,但它一定是湿润而清新的。风行之处,寒相始开。积雪消融,汇成涓涓细流;冰河初裂,重现粼粼波光。

    就是这样的春风,化作遮天蔽日的浓雾,凝成绵绵不绝的细雨,对大地上的生命开始亲切地召唤。于是,我在绿野中、在道路旁、在花坛里,看到了一个个奇迹:垂柳如秀发般的细条上绽出了不计其数的新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每一根柔软的枝条上,如珠帘一般。那一簇簇高大的石楠树早已将它鲜艳的叶芽充分暴露在凛冽的风中,长得一树鲜红,任凭寒风侵袭,这些芽儿依旧义无反顾地生长,在最脆弱的生命阶段里拼搏出最灿烂的光辉,这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了。春雨洒向竹林,洗去了浮尘,还竹子以青翠盎然的本色,更唤醒了林间稚嫩的笋芽,它们好奇而警觉地偷窥土地外面的世界。春风扫过荷塘,摇曳了几下去年的断梗残蓬,在水面激起微微涟漪,荡开了三五片早醒的浮萍……

    “香梅一枝天地春”,早春的梅花应时而放,她是最美丽优雅的报春者。在广场花坛里,在图书馆旁,梅花一树树、一丛丛,层层叠叠,争相开放。五片柔嫩的花瓣,一撮鲜亮的花蕊,这便构成了一个美的基本单元。红花聚成一团,则化作一团彤云,白花合为一簇,则化作一阵浓雾。浓浓的香味从花枝中流泻出来,融在风中,飘向远方。有心者惊诧于这幽香的优雅与坚贞。有情者寻香而上,在危楼外、斜径旁,找到了这一片胭脂色的霞。感叹没想到在这样人迹罕至之处,长着这样几棵其貌不扬的树,却开出了这样一片醉人心脾的景!我微微笑了笑,在花林间一边从容漫步,一边吟诵着:“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花林之中的赏花人,善画者工笔细描,善拍者精密调焦,试图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把这幅美景定格下来。似乎在所有人心中,都强烈地感知到一个主题——美太容易逝去。盛开的梅花转眼间就开始凋谢,被这料峭的春风无情地撕扯、抛洒,想必过不了几日,春风再暖些、再强些,就会有人在林间感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但那个人一定不是我,因为我不是贾宝玉,更不是林黛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花开自有日,花落自有时,我们大可不必为转瞬即逝的美而伤感,因为我们伤感不起。试想你我短暂的青春中,能有几次花开花落?只求青春无悔,此生足矣!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这是唐人唐彦谦的咏兰名句。前年冬天,正是由于读到了这首古诗,我欣然跑到山里刨来了一株兰草,种在花钵里。没想到数月之后,早春的东南风刚刚吹起,这株兰草便慷慨地开出花来,典雅的清香浮满了我们小小的寝室。我把它移至春雨中,细密的雨点洒向它那绿如翡翠的花瓣,在它的叶尖汇聚成水珠——越积越大,最后突然化作一股细流,缘着叶脉滑下,直渗到土壤里。而那叶尖又在积聚新的水珠了。多美啊!让我如痴如醉地看了好几日。但很快,花朵渐残,连绿叶居然也开始枯萎了。我心急如焚,浇水施肥,手段用尽,也没能挽救。从此以后,我在山中又数次发现野生兰花,但我再也没有采挖过。不光是害怕自己拙劣的养兰技术又会暴殄天物,更是因为每当我心中燃起贪婪的小火苗时,闭上双眼,就会看到那株在风雨中摇曳凋残的兰花,只留下冷冷的幽香……于是,心中的火焰便很快熄灭了。那个早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时代谢,万物死生……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全部思考,凝华成了这样十六个字。而我的思考、我的喜好,只限于一个早春,还曾洋洋得意地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为自己的认识加冠戴冕。却没有想到,真正走进早春以后,我才发现,早春中一样有丰富的科学真理,一样有无尽的悲欢离合,一样有高深的哲理禅思,一样有奇妙的灵秀世界……我万万没有想到,一瓢早春,竟然又藏着一个弱水三千!在大自然面前,我不过是个喜欢给自己加冠戴冕的芸芸众生的一员,滚滚红尘的一粒。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周先生的哲理此时倒成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讽刺,我再不敢谈什么理解、道什么感悟了。我只剩下了采撷,只能让心如史前人类一样散发赤足,在早春的原野里采一朵花,掬一捧土,寻找果腹的食粮,铺设容身的草窝……百年之后,再把采撷到的一切悉数还给自然。

    请不要忘记,不论以何种方式,我们一直都在执行这个亘古不变的轮回。早春,就是这个轮回的起点。

                                                                                                                        2011年2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5,337评论 6 52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6,560评论 3 40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2,632评论 0 37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1,219评论 1 3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0,219评论 6 40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70评论 1 3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018评论 3 43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00评论 0 28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1 32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9,565评论 3 34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1,692评论 1 3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7,280评论 5 3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009评论 3 34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435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587评论 1 27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0,276评论 3 3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6,752评论 2 36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曹佳阳:春天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院外,梅花疏落,桃花含苞。春,来了。 初春,碧草却已过踝,各式...
    简约语文阅读 1,152评论 0 1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0,061评论 1 11
  •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风却舞回。 [潇湘...
    北溟鱼_0ba3阅读 4,316评论 1 10
  • 曹亮武《南耕词》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
    北溟鱼_0ba3阅读 3,893评论 1 12
  • 开场白 诸位简友,有缘相聚;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简书诗词大会第六十八场开场了,有钱的打个赏,无钱的捧个场,喜欢...
    陈良心阅读 5,760评论 75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