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亭
1.
今天开家长会。
会后家长孩子围着我,我忙着跟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忙着检查孩子的试卷改错情况。人很多,但是有秩序。
“你不会说话啊!!”
循声望去:一个中年男子,黑色风衣,平头,发色鲜亮。皱着眉,瞪着眼,面部每个细胞都僵直了,怒气像烟,慢慢渗出来、晕开。
人群之外,一个瘦瘦小小的男生,低着头。
“小枫。”我唤他,没回应。往前几步,弯腰,看到他睫毛上的泪珠。掉下来,又冒出来。
小枫是班上最让我头疼的孩子:不写作业,不做笔记,上课总是有各种小动作。这次考试,他一个字没写,交的白卷……想来是被爸爸批评了。
他只是掉眼泪,不出声。
小伙伴递来纸巾,我环手轻轻给他一个拥抱:“你想跟老师说什么呢?”他支支吾吾、时断时续地吐出几个字,这样好几分钟后,我明白了事情原委。
爸爸让他来问我试卷改错对不对,他见人多,就在旁边等着,事实上好些孩子自觉地排着队了。他安静地排在后面,于是我们听到了爸爸那句责备。
后来,我了解到,小枫喜欢下围棋,但是爸爸觉得这个耽误学习,不允许他学围棋。小枫赌气,不写作业,不来学校,爸爸拎着他进的教室……
2.
一个夏天,午后。
阳光炽热,周遭安静。我午睡醒来,在空调房里翻着闲书。突然,对面阳台上传来一阵嘶吼:
“你他妈整天······!!!”
“老子······”
一男一女的声音,在情绪激愤的对骂中两人的话语已经听不清楚,时不时传来摔打桌椅碗碟的声音也打断着对方的言辞,在一片嘈杂混乱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小女孩的哭声。
那声音清脆明亮,稚嫩干净的童声断断续续,时隐时现,时弱时强,它成了这对骂声和摔打声的背景声音,但有时又分明让人听得更真切。
后来,我发现了规律,只要男女的对骂声加强,就会出现摔打的声音,孩子的哭声也随即短促而激烈,三种声音混杂在一起,街坊邻居能清晰地还原现场——这片狼藉的战场。
夫妻斗嘴吵架本是家庭平常事情,但是升级到摔打家具物什还不注意公众影响的恐怕不多吧,而我心疼那个小女孩。
她清澈的眼眸没有看到深情脉脉的父母,她甚至不明白周遭发生了什么,她只是觉得害怕,她只是觉得害怕。可是她毫无办法,只能哭泣,不停歇地哭泣,也许妈妈听到我的哭声回来抱抱我,也许爸爸听到我的哭声会停下舞在空中的拳头。
爸爸,妈妈,你们听到了吗?我在哭呢。
3.
有多少父母,不是不懂孩子,而是根本不去懂孩子。他们打着“爱”的名号,堂而皇之地做着“自私”的事情。孩子的心,你认真去读了吗?
关于上兴趣班这件事,很多家长想的不是“兴趣很重要”,而是“不落后很重要”。小枫喜欢下围棋,爸爸给他报的是奥数班。“现在没兴趣不代表以后没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嘛!”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
“大家都在学,我的孩子怎么可以不学!”
“下围棋能给升学考试能加分吗?”
“我们读的普通小学,将来重点中学需要他自己去考。”
……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呢?还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呢?
日出日落,春去秋来,孩子终会长大,你的教育方式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呢?
也许有一天,孩子真的上了重点高中。他有全新的生活,只是提到“围棋”会不会暗自神伤?
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忘记这次哭泣。但父母的这些举动无疑是她童年的阴霾,她长大了会如何待人处事?她能处理亲密关系吗?想到“父母”,她会不会一时语塞?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人的发展很多方面受着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大人,懂得更多的道理,见过更大的世界。可是不要忘了,父母也曾是孩子。作为孩子的你,想要怎样的父母?怎样的家庭呢?
孩子是脆弱的天使,需要认真保护。希望所有爸爸妈妈能听到孩子的哭声,能听到孩子的笑声,能听到孩子沉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