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都喜欢以“华夏儿女”“龙的传人”来称呼自己,中国的文化也被称为“龙的文化”。我国古代的皇帝的座椅叫做龙椅,所穿的服饰叫做龙袍,端午节要划龙舟,不知不觉间,龙文化似乎一直伴随着我国的历史文明进程,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龙作为一种人们想象中的并非实际存在的生物,它究竟为何与中华文明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中国人又为何被称为“龙的传人”呢?
据考证,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是源自龙的传说和我国古代的图腾。关于龙的由来有这样的说法:据说夏朝时期洪水肆虐,鲧被派到凡间助人类治水,当看到当地人民因肆虐的洪水而流离失所,饱受苦难之后,鲧对他们十分同情。就在洪水的来势越来越凶猛,河堤即将失防的危急时刻,鲧再也无法亲眼看着人民被洪水吞噬了,于是铤而走险,到天庭盗取了一个叫做“息壤”的宝物,借助这一宝物令堤坝更为坚固,从而足以抵抗暴虐的洪水侵袭在鲧的帮助下,人们终于逃离了洪水的侵袭,开始了全新的安稳生活。看到这幕,鲧感到十分欣慰,但天庭无法饶恕鲧盗取宝物的行为,于是不仅收回“息壤”,还让洪水再次席卷大地,破坏了人们刚刚得到的美好生活。而无计可施的鲧也被处以极刑:被雷电击死。一心为人民却不得善终的鲧死不瞑目,被击毙后身体三年都没有腐烂,其尸体后来被勇士用大刀劈开,但就在劈开的一瞬间,鲧的冤魂化为一条金光灿灿的黄龙。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王朝:夏朝的建立便是以龙作为氏族的标志物。从此,龙便在我国的文化中渐渐被传扬开来。
关于“龙的传人”的说法的另一来源便是龙图腾。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并不是用龙作为图腾的,但中原统一后,黄帝使用了一种新的以龙为标志的图腾,它是由原来的熊图腾中熊的头部和蛇图腾中的蛇身结合在一起构成。实际上,这个龙的图腾是由黄帝的母族与父族的图腾形象结合而成的。后来,龙便以其神圣威武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多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象渐渐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流传于各种图案中,从服饰到人们使用的器具,无处不见龙的形象,并且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龙逐步从一种形象演变成了文字,被人们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一些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中还可以找到刻有龙字的物品,而且一些远古瓷器上面也可以找到龙的图案。这些都表明了龙的确是从我国远古时期就被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考古表明,我国对于龙的崇拜有至少5000年的悠久历史由于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创造出了龙的形象,并认为龙是天地之间最具灵气的神奇生物,它具有兼容一切的广大胸怀,能够为人类消除灾难。这其实也是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也正因如此,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就这样,龙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既然龙作为华夏民族始祖的图腾,中国人也就自然成了“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