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如果我打坏了你心爱的茶具,你会怎么对我,你会惩罚我吗?”我在侍弄生活房里的几盆兰草,妞在玩她的城堡玩具,妞突然这么问我。“你还是把你的茶具放高一点吧。”
我停下手里的事,蹲下来对妞说:“如果你不小心打坏了我的茶具,爸爸是不会惩罚你的,如果你是故意的……嗯,哼哼,你懂的,惩罚是肯定的。我会扣除你每次买玩具的钱,直到扣下来的钱够赔我的茶具才算结束,你要知道,我只会对你的行为惩罚,对你的爱不会变,我们每一个人做错了事都要承担责任后果的。”
妞的眉毛一挑,挑衅地问:“我可是你的女儿,你连女儿都不放过吗?我指的是故意打坏你的茶具。”
我正色地说:“当然,不管是谁,违反了规则就得受到惩罚,就得承担责任。谁都不会例外。你是我心爱的女儿,但是你首先是一个需要承担责任义务的人,妞,这是底线,也就是说,交情归交情,事情归事情,我可以无条件地爱你,但是我不会接受你触犯底线的行为。”
妞说:“好的,爸爸,谢谢你,你懂得真多。我爱你!”
“我也爱你。”起身继续我手里的事情。
规则不容破坏,一旦让孩子在规则破坏中形成了经验,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经验去做:随意插队,随意进别人的家门,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我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和孩子讲规则,而是我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行为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对做事的成人意味着什么,所以执行规则时要坦荡。这样规则才能回归它本来的位置,才能客观中正。
我对规则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妞吸收的就是什么。我对妞的理解停留在用规则去解决孩子的问题,甚至管理孩子,这时规则就是一种工具,而工具和生命永远是分离的状态。规则不融入孩子的生命,那么它也不会融入孩子的生活,直到我们和规则精神融为一体时,我们才能真正感染和帮助别人。
规则不是工具,我们借由规则发展和建构与社会互动的通道和界限。规则是意识、是秩序、是教育的长远目标。规则是透过生活逐渐走向内化的一个历程。
❀乐森·蜗牛爸爸亲子心学工作室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