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班里的后进生小李同学上课状态比年前有了好转,虽说不上整堂课都保持认真的状态,但是他上课举手的次数多了,读书声音洪亮了,坐姿也端正了。于是,我常常把他的变化当作榜样来激励其他后进生。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下午,送路队时,路队长悄悄告诉我,小李偷吸电子烟,还用嘴喷出来让其他同学闻。什么?竟然这样猖狂,我还常常把他当榜样教育其他同学呢?真是气人。我听后赶紧小跑上去把他喊住:“你在学吸电子烟了”“嗯!”他一脸不屑的回答我。我生气地说道:“老师现在很生气,让我生气的不是你吸电子烟这件事,而是这件事背后代表的——你的态度,你无视我们的班规和校规,老师对你有些失望”。他听后不仅没有认错的态度,反而愤愤道:“我就这样了,教育不过来了,迟了。”见他这样说,又想到我俩都在气头上,算了,还是先让他走吧,我强忍心中怒火:“你走吧,希望你明天不要带学校了。”
返回学校的路上碰见了马校长,我想到去年刘赛老师提到她借助领导的帮助成功教育了一个叛逆的孩子,我也求助于校领导吧!我如实把小李的情况告诉马校长,希望马校长在校门口值日的时候多关注、留意小李,有机会教育下他。马校长热心地满口答应了。
过了几天,虽然小李没有再犯严重的违反班规的事情。但他上课变得捣乱,不听课,还经常迟到,课下还和同学发生矛盾。我利用两个大课间苦口婆心地和他沟通,可效果甚微,我想我的那些所谓的“好好学习”之类的正确的话,他估计也没听到心里去。怎么办?我无计可施了?我又想到了求助马校长,于是趁着上午送路队的档口,我对马校长说了情况,希望他这次再帮忙狠狠教育批评下小李。
下午来校,马校长对我说,已经告诉小李同学,让他午写下课后去办公室谈话。为了提醒小李同学,午写铃声一响我就让他去找马校长了。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后,他回来了。我问他马校长给你谈什么了。我满心期待着,但他只说了一句:“让我每天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然后向他汇报。”
是哦!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我就只盯着他的课堂表现了,只盯着他身上的毛病不放了。哪哪儿都觉得他做的不够好,却没有正面引导他向善、向美。马校长一句话让我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每天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这样他就有了存在感,在为班级做好事的过程中,有了满足感。
从那之后,我就把班级里的洒水壶交给他管理,还让他放学走路队时举路西对牌儿。在此过程中,我一边鼓励他,一边表扬他,他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了。课上小李的表现也比之前有所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