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 What do you do with your five senses?
本节课是Unit 1的综合语言运用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五个感官词汇(see, hear, smell, taste, touch)及其对应的身体部位(eyes, ears, nose, mouth, hands),并能够运用核心句型“What do you do with your...?” “I ... with my...”进行简单的交流。
一、 成功之处与亮点
1. 情境创设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本单元主题“五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极具趣味性。我利用一个“神秘盒子”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touch)”、“闻一闻(smell)”、“听一听(hear)”来猜物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感。这种“玩中学”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奠定了愉快的基调。
2. 多感官协同教学,强化记忆。 在单词教学中,我避免了单纯的跟读和机械记忆。而是采用了TPR(全身反应法)
3. 游戏活动丰富,操练形式多样。 我设计了“快速指认”、“我做你猜”、“感官配对”等小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反复操练核心词汇和句型。小组合作“用感官描述一种水果”的活动,虽然语言输出简单,但培养了他们的初步合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4. 建立知识与生活的链接。 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用眼睛在教室里可以看到什么?(I see a blackboard with my eyes.)”“在操场上能听到什么声音?(I hear a bird with my ears.)”将英语学习从课本延伸到真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
二、 不足之处与改进思考
1. 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在小组活动和游戏中,往往是性格外向、基础较好的学生表现踊跃,而部分内向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成为“旁观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多层次的任务,例如:对基础弱的学生要求能说出单词,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能说出完整句子。同时,要多走到他们身边,给予鼓励和个别指导。
2. 语言输出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学生能够模仿句型进行替换练习,但自主性、创造性的输出还比较有限。例如,多数学生的回答局限于“I see a book.”,而很少能说出“I see a yellow book.”这样的扩展句子。下一步,我可以在课件和板书中有意识地融入颜色、大小等已学形容词,为学生提供“语言脚手架”,鼓励他们说出更丰富的句子。
三、 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Unit 1的教学内容因其趣味性和生活性,深受学生喜爱。通过本节课,大部分学生能听懂、会说五个感官动词,并能进行简单的对话。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坚持“情境、趣味、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指令,丰富评价体系,并努力拓展学生语言输出的深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上获得成就感,快乐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