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我一直想要去做的事情,社交时代,读,写,说三项缺一不可。但演讲相比于写作,演讲能更好更充分的表达自己内心所思所想,演也比写作有更多的感染力和自信力,不过也更具有挑战性和技巧性!
我不是一个擅长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人,会很紧张,会声音颤抖,会不敢去看台下观众的眼光。就像和打战一样,上台的那一刻是无比的害怕,而从台上走下来却是无比的放松!
去年公司新品发布会,邀请我上台演讲,其实也就10分钟的样子,但我接到通知,还是很紧张害怕,当时心里有一万种抗拒是不想去的,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去了,我不是一个会即兴演讲的人,所以演讲的前几天我写了几页的逐字稿并背了下来,因为熟练,所以整个演讲还是一帆风顺的。散会后有好几个同事鼓励我有勇气,说我讲得还可以,蛮大的能量场,其实他不知道我是赶鸭子上架第一次……
之前看过一些演讲类的书籍,也尝试去练习演讲技巧,也有坚持2个月的语音写作,通过每天即兴输出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也有参加写作训练营,因为我从小就特别羡慕那些在台上侃侃而谈,镇定从容,还夹杂一些幽默的话语丝毫一点也不紧张,内心也想尝试突破,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就像我的写作历程一样,如果没有找到内心的驱动力是没有办法走远的,演讲的核心内驱力是什么呢?是你那颗想要去分享的炽热的心,是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告诉别人,想要传递正能量的发心,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伟大愿景!
演讲最打动人的不是技巧,而是那些朴实无华娓的故事,技巧千篇一律,故事却是独一无二的,技巧可以通过训而习得,而故事却不可以复制的。光有故事还不够,故事后面一定还要蕴含着可以拿来践行的理念和可以传递某种价值观,如果缺乏这个根基那这个故事也许不是一个好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适合分享的故事!
其实我也在反省,为什么会害怕?我的障碍是什么?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普通话不标准,声音不好听没有感染力,长得不好看……在任何一点上的不自信都会让你在台上畏畏缩缩,包括平时我们在培训,在人多的地方我都害怕发声,其实这一切的评判都是我们自己心里发出来的,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猜测怀疑。
当下要实践的是,多积累经验和故事,抓住机会,多分享,发声,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才会越来越好。悟到的一个点是,如果我们任何时候都只抱着一颗听众的心,那你只能成为观众。而当你切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分享者传播者,那自己一定会被到并一定有机会。其实我生命的主图腾是黄太阳,太阳的形象,有爱的,我的天赋是老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别人,做一个分享者,所以,在这一块我必须迎难而上,把这个特质发挥出来,去照耀别人,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结语:演讲也是一场自我修行,修行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自我成长才是关键,愿自己在以后发声的日子里,都能呈现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