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产品发展的三个核心的维度上来看,toB产品和toC产品,甚至都不是一个“物种”。
从增长的底层逻辑看
toC产品追求的是用户的规模,往往通过大量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及用户的裂变,快速抢占市场。你会突然看到互联网上某个社交软件的爆火,一夜间口口相传人尽皆知。通过大量的营销补贴的手段,实现用户的快速付费。最典型的产品就是,PXX拼团,砍一刀砍价,下单返100元现jin红包,无不体现着C端产品对于用户量及转化速度的追求
但是你却很少看到toB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及营销补tie。toB从增长上,追求的是精准定位,通过对垂直领域的产品深度打磨,慢慢建立品牌效应,在产品中后期进行爆发式增长。由于toB产品对于企业来说,会对业务产生深刻的影响,试错成本极高。所以用户的决策周期长,甚至达到半年甚至一年,这之中,我们就需要通过咨询式服务,作为企业业务顾问的角色,和用户建立和用户的长期信任关系,最终实现转化。
从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看
toC的产品的设计,更加注重个人的体验。能不能满足用户的细分场景下的需求,让用户很好地完成任务,有没有给用户提供很好地情感体验、视觉体验,都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对于toB产品来说,我们会发现往往他们界面简陋,毫无美观可言,甚至一个界面包括几十个按钮,让人一头雾水,但是这正是B端产品与C端产品区别很大的一点,B端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是从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增加效率角度出发的,是否使用你的产品,取自于这个产品能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如何找到业务运作的关键点、找到利润增大的空间,是B端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
从商业化的底层逻辑看
toC的产品追求的是付fei【量】的积累,每一个用户都是我们的流量,本质上都是一个个冷冰冰的虚拟数据,无论男女老少,付fei能力强弱,对我们来说本身并没有差别
拿流量广告业务来说,每一个用户来到平台贡献liu量、贡献使用时长,用户只是给我们贡献广告浏览量、点击量、CTR的工具,平台把数据贩卖给guang gao主,从而完成整个商业化的过程。
toB的产品更追求商业化的【质】的积累,拉来100个中小型企业的付fei,往往没有拉来1个行业内知名公司的付fei,更有价值。B端产品的商业化,需要通过让行业“标杆”客户付fei,打造产品的专业性,获得行业内的长尾用户信任。
另一方面,在toB产品投融zi角度,相较于新增付费用户的转化,B端产品,也更在乎用户的“续fei”行为,续fei代表着一个toB产品的真正产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