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读者问了我一个问题:
我高中毕业,单身,智商低、情商低,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储蓄。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能干嘛,很想有个方向,可是现在很多方向都起码要有一个大专文凭。我想学中医药膳,但查了资料,就算学出来,没有本科文凭一切都白搭。其实真的想好好学一样东西让我的工作和收入稳定一点,可是却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什么都不会,感觉被社会淘汰了,也被自己淘汰了,可想想又不甘心。我该怎么办?
我当时给她的回复是这样的:
我觉得你既然能问出这个问题,就不是智商低或情商低的表现。与其说你迷茫,不如说你怕付出了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我不知道是什么阻碍了你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普通人看来,想要却害怕付出,活该你得不到想要的。因为大家的想法都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老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用心努力的人。其实这话没错,但这仍然是站在意识层面上去考虑问题,因为对某些人来说,他并不是怕吃苦、受累才不去付出,而是被某种“不确定性”所折磨。这看似是努不努力的问题,但在背后却大有玄机。
看一下这个读者的原话,她特别想去学中医药膳,但必须要有本科文凭,在我看来,需要本科文凭你就去考本科就完了嘛,但她可能是把自己定在了“取得专科就好”的位置上。这样一分析,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有意思:她努力给自己制造出一个距离感,让想要的和可以得到的永远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也许是她无能为力感的由来,而这也是她内心的需要,她现存的生活状态就是她自己与自己合谋的结果。
“不确定”给人的感受就是飘浮、没有方向、被动、无能为力,这是“不能在事物上投注太多精力”的表现,它属于一种能力的缺乏,没有“与事物建立关系或链接”的能力。人生在世,关系就是一切,它不仅指人与人的关系,还指人与事、人与物的关系。
举个例子,前几天我给一个学生家长做访谈,我记错时间了,本来以为那天可以不出门,但临时想起我还约了一个家长,于是忙不迭地往学校里跑,接下来需要谈什么也是没有一点准备。我想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家长,他想聊什么,我就跟着他的思路走,所以整整50分钟我没有一秒钟可以松懈。他谈的是孩子的表现,和他对孩子不满意的想法,那我就会知道,他说出的是语言,而他背后要表达的却是某种情绪。很多时候,说话的人说了什么不重要,他想要表达什么才重要。
当访谈结束,我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那种充实感其实是这个意思:我曾在过去的某个时段心无旁骛地把自己投入到一件事物中去(或称与某事物建立了一段关系),我没有想过也没有预期这个事物会如何发展,以及会有什么结果,我只是全身心地“让自己进去”了。充实感就是来自于与事物的链接。如果不曾在一些事物上投注过精力,就会觉得飘或没有方向,这是一种“不能被任何东西所抓住,也不能在任何事物上停留”的苍白感。
当然这里说的投注、链接指的是真正把自己融入某事物,而不是说心在曹营身在汉——看似在为某些事情努力,其实是在焦虑其他。
做事情认真、没有畏难情绪,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来自于“与事物建立链接”毫不费力,他可以很容易地和这个事物在一起,到了离开的时候,又转而投入到其他事物上去,即是说,他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转换非常灵活,而没有那种进不去、出不来的僵硬感。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灵活,有的人却很僵硬?就是说为什么人们“与事物建立链接”的能力不同?可能是出自两个原因,第一是安全感的缺乏,第二是人为地去打扰。
安全感的缺乏
安全感的缺乏是说早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与回应(主要是母亲)。有研究指出,婴幼儿的心理安全感早在一岁前就已充分发展,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他在今后对待其他人事物的态度。
如果母亲能给予婴儿充分的回应与照顾,则婴儿的心理发展模式就是安全型的,因为他想要什么,他倾向于相信可以得到无条件满足;
如果母亲的精力不在婴儿身上,而在于其他事物,对婴儿的基本需求置之不理或意识不到,则婴儿的焦虑性格就会养成;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对待婴儿是两个极端,高兴的时候对他非常好,不高兴的时候就责骂或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婴儿就容易形成对母亲的矛盾心情。
一个人在早年时期没能与母亲建立一种深层的心理安全关系,当他成年后面对一些人事物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去回避,或纠结于到底要不要去接近,他倾向于相信,就算把自己投进去也不会得到什么想要的结果。
人为地打扰
我接触的很多小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天写作业都要写到九点十点,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上课听讲不认真。与父母谈到家里的情况,基本都是这样的:有老人给带孩子,对孩子照顾得事无巨细;父母要求比较高,达不到某个要求父母就会焦虑。什么意思呢?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被打扰着:做某件事(写作业、看电视、玩)时,长辈们一会儿过来送个水果,过会儿又来让喝水,总怕照顾不周,其实是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不利于他养成专注的习惯。再者父母对于孩子达不到要求的焦虑会以语言、行为、神情的方式表现出来,孩子总怕父母会不高兴,他的注意力都在父母高不高兴上,而不在他应该面对的事物上,这也是一种打扰。
再回到本文开头读者的问题上来,如果她很容易与“学习并取得文凭”这件事或这个行为建立一种深层关系,她不会首先想到这件事情的结果,并以结果的好坏来决定自己应不应该去努力一把,因为建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知不觉就进去并深入了,而结果本身就是进入程度的一种外显表现。
不能面对想要面对的人事物,说到底是一个能力问题,而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愿不愿意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有没有能力却是由潜意识决定的。当你想要做一件事情却有很多顾虑的时候,证明你对它有焦虑,一旦焦虑存在其实就表明了“你相信自己不能做好它”。这就好像说你渴了,你想要拿杯子接杯水喝,无论拿起杯子或是用杯子去接水,你对这一连串的动作有焦虑吗?你相信自己不能完成这基本的动作吗?你会不会想到你有可能会喝不到水从而放弃去接水的“努力”?当然这个例子可能不那么贴切,我只是为了表明,当你对一件事情深信不疑的时候,“相信”就是你的能力,“不信”就是没有能力。
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它(你不做怎么就知道自己做不好呢),然后训练自己专注的能力(如果小时候没有很好的教养环境,成年后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了):
1、规定自己在多长时间之内只干一件事,其他的什么也不想;
2、如果发现自己被不相干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要及时收回来;
3、可以列一张有关细节的步聚,循序渐进;
4、完成所列的步聚之后可以及时奖励自己,以强化、巩固坚持的好习惯。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让自己专注于某事物,暂时放弃其他事物,并不会那么困难,而你想要的结果就藏在这些专注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