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文字的原始时代,我们的先民以绳记事,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开始细致的记录当时的心情和生活。当下,新媒体和电子设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我们手持手机就能轻松记事、传情达意、发表文章,全民写作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今人类社会已然离不开写作,作为个人学会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在学生时代,还是未来就业,都是迈向成功的关键。随着网络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时代潮流趋势不断变化,写作与人的思维能力正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网络无数的事实证明,写作能力愈来愈成为生存竞争的重要手段,大学考试、工作总结、辩论评判都需要写作能力的加持,写作能力的提升势必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熏陶怡情,那么一样的,学会写作也可以释放天性,陶养身心。
在许多人经历相同的情况下,个别人能够写出令人称奇的文章,而有些人却编不出只言片语。不会写作的人,看见一只狗仅为一只狗;会写作的人,会把他看见的东西升华到本质的高度,挖掘出物质的深刻含义,借助自身涵养的写作能力,凝结出普遍到特殊的形式,然后用文字呈现出来。
在一节写作课上,老师谈论到写作,“最好的输入是输出”“表达和写作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老师口中的输出即为写作。我们在输出的时候,大脑也会接收写作信号,形成一种自己的写作体系,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感就会不知不觉顷吐而出。
小学时期,父母总会布置一项特殊任务,就是一天写一篇日记,小时候乖巧滴很,不敢违背爸爸妈妈的意愿,好在看什么东西都挺新奇,觉得好玩就写下来了,就是自然而然的磕磕巴巴的说一件事,这就是完成任务了。等到升了中学,写日记这种事情就少了,总是要等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才能牵动那么一点点想要写日记的小苗苗。长大后的日记再也不会是像小时候今天摔了一跤、捡了一块钱、交了个好朋友这么容易满足的了。
你看,小时候那个洋洋洒洒,写什么都非常满意孩子,长大后却没有了最初的兴致,这正是我们想要改变的信号,我们现在的追求不是简简单单的表述,而是更深刻的发现和理解写作的意义。我们不再局限于写出那些个文字,不再停留于“写”的环节,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作”。“作”的中心是制作文章,是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有序加工和制作,说到底就是对价值性信息的转换、生成和表达。
我们写的不需要字句成章,但求文笔流畅、意着通顺、像模像样,这大概是写作对于一个人的意义。难道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上司让你写个报告总结,你还写着语不着调、牛头不对马嘴的文字?相反,你写出的总结思维连贯,富有创意,感染力极强,那么你有可能被提拔的机会也就越大。
网络有一爆红段子,极具思考意义,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在看见美丽的风景时,感叹的说出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不是“我x,美炸了。”“牛x,这也太好看了吧!”写作也是这样,在学校待了这么久,老师让你写个学术论文,自己明确感觉到自己在校学到很多,但困于写作能力不够完善,明明在学术上极为优秀,却输在写作上,岂不是吃了个大亏?
写作千差万别,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写作素质和写作修养,就算是同一个作者,每一次写作也是不一样的。当代人有着越来越多的心理诉求,但诉求对象只少不多,何不把写作当作诉求,有意说意。人生在世,有意会了就正儿八经的写出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写作生活,升华升华自己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