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人一样,每天醒来都要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刷刷微信。
“你小学的那个大个子老师去世了。”微信上,远在东北的大表哥发来了这条信息。我的心头一紧,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可这又分明是事实。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立在阳台上,呆呆地望着冬日雾蒙蒙的天空,思绪又回到了多年以前。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庄,就在山沟里的联办小学我渡过了难忘的小学时光。学校很小,全校就五个班级,一百多个学生,老师也不多。在这不多的老师中,大个子李老师是我最为敬重的一个。
李老师一米八几的个头儿,在全校是最高的,所以,我们都管他叫“大个子老师”。李老师走路健步如飞,讲话声音洪亮。他经常站在土讲台上给全校老师和同学讲话,讲到高潮的地方总是把大手用力一挥。那样的场景直到今天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李老师的爱人姓陈,是我的班主任,启蒙老师。我写过一篇题目叫做《师恩难忘》的文章专门纪念她。陈老师和李老师都是我人生之初遇见的贵人,在生活中和学习上都给予我许多帮助,叫我终身难忘。
小学毕业后,我就无学可上了,一是家里穷,二是学校离家太远,要翻过山到镇上去读,于是,便辍学务农了。后来,又回到老家山东,重新回到课堂。几十年来,无论是读书时,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我都会经常想起我的恩师。
2013年,我回到曾经生活过的东北,专门去母校寻找儿时的记忆。可是,原来的校舍哪怕一段殘垣断壁都没有了。站在昔日的小山岗,望着一无所有的昔日的校园,心底不禁涌起一股悲凉和惆怅。
几经辗转,我终于在小城的一个小区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李老师和陈老师。两位老师都已年逾古稀了,可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见到我,两位恩师很是高兴,说起我小时候许多调皮的事情。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苦而又难忘的时光。
李老师喜欢古诗词,有许多佳作。他拿出自己书写、装订的诗集,一首又一首地为我介绍写诗的背景和自己的思想。他知道我出过书,爱好写作,便让我提提意见。我对古诗所知甚少,也不敢对恩师的诗作指手画脚,只是一首又一首拜读,称赞。
下午两点半的火车,我起身告辞。可不知什么时候,陈老师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路途遥远,相见不易,就算老师给你饯行吧!”李老师举起酒杯对我说。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知道也许这将是我们师生最后的一面了。
火车开车时间快到了,我说:“老师,我得走了。祝您健康长寿!”说完,我对老师深鞠一躬,然后,转身离去_我怕老师看到我流泪的双眼。
没想到,那次真的是我和恩师的最后一面。现在,李老师走了,作为学生的我只有勤恳工作实在做人来回报他的培养教育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