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美剧《穹顶之下》。看各种人在一个未知的灾难中被逼迫出来各种人性相互冲撞,我也随着故事时时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慨。有一回,我突发神经病一般对身边的人说:“我也希望这样一场突然的灾难和刺激,那样,生活就不会这么枯燥乏味了,现在每天都无趣的让人抓狂。”别人瞪我一眼:“吃饱了撑的!”有时候就是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没事找事,希望用生活的别扭来别扭一下自己过于平淡的生活。
记得之前微信圈流行一幅图,一半是绅士一半是恶魔拼成一个人,配着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另一半,请不要把他的另一面逼出来!”但是,这个不好把握吧?!即便是我自己的另一面,我还不知道我能不能成功压住不被逼出来呢。在灾难和巨大的变故面前,人总容易把那些平时深藏起来的欲望、自私自利、害怕、逃避和推卸责任这些阴暗的东西逼迫出来。的确,当这个世界一切正常时,谁能让他人明确的见识到以往他们见识不到的那部分珍藏不露的真实呢!人性中丑恶的部分是很容易被掩饰和修容的,简单的一个伪装就可以把一个混蛋粉饰成一个冠冕堂皇的绅士。但总有特别的另一部分人,他们表现出大无畏、正义、无私、坚韧、博爱、和不可思议的聪明才智,他们是伟大的人,是凤毛麟角。
是什么使同样的具有两只手两只脚一个头颅的“人”在同样的困境面前,却有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判断和选择?是每个个体中固有的善根和恶根多少有别吗?还是我们只是不得已表达出真实的自己——因为神灵已经铸就好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质?但如果我们肯设身处地为那些展现出自私以及邪恶的人想想,其实局外人对于他们的自私自利行为,是没有任何可靠的和保险的根据,做为可以毫无顾忌的必须指责他们行为不妥的理由的——很简单,试想,要是换作你自己呢?不容置疑,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杆公平秤——都知道什么是基本的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但每个人又都存在自私自利这个心理秘密,不管那副令人不齿的面孔展不展露出来,这都是泯灭不掉的天性。人很难违背天性和战胜保持自身生存的意志力,所以,大多数人在困境中不用进行艰难的抉择,出于应激反应,人最基本的行为,都会首要选择自保。当然,这样的人便是一般的人。那些特殊的人呢?是什么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一己私欲,而为他人的生命和全体的利益奔走奋斗,以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只是人格魅力的展现吗?还是说英雄的构造与庸人的构造本质不同?我能够觉得出的答案是,区别英雄和庸人,只看他们灵魂选择的方向就能做出大致的判断,一类人(绝大多数)永远优先选择的是满足自身欲望,一类人(极少数)唯一看重的是精神层面。每个人成为哪类人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做个假想,把自己处于绝境,我大约也会是一个利己主义者,选择做个自保至上的庸人吧?难说。
有人说,明白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看明星八卦吗?就是因为你会发觉:啊!幸好这样的惨痛不是发生在我身上!我想,对于那些钟情影视作品中的灾难片的人,应该同样也是源于差不多这样的一种心态吧——幸亏啊!我没赶上这样的困境!那么,这样的感概后,你会不会进一步想:我实在是生活的够幸福啊!这便是我看《穹顶之下》时生发的又一种感慨。
另一种感慨——之所以期待变故,是源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也遇上这样的灾难,我的生活就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有可能是某些巨大的改变,那么,我的人生的意义就要开始不同,甚至就要根本的改观了!到底能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其实很难是更好的,但内心希望却是更好的。也许正是如此,才发觉,自己是在为人生寻找另外一种藉口,一种希望借着变故能够彻底改变自己人生的藉口。态度多天真啊!甚至多傻啊!有一种梦,有些人天天都在做,叫做“生活在别处”!就像整日只做一件事——小心翼翼就着门缝向外巴望,但永远缺乏走出去的勇气。
人,如何拒绝平庸选择伟大呢?我想没有人能回答他人的这种提问。如果能回答,他一定是回答他自己。这样的人,便是那绝少数的特殊的伟大的人。
人又怎能傻到期待用灾难和变故去验证自己能否伟大抑或平庸呢?我想有时候我的不切实际连我自己都难以理解。怪不得别人说“吃饱了撑的你”!
还有一种感慨(这种尤其在海外剧中明显),何为敌人,何又为朋友?根本没有这回事!利益相合时,任何人都能抱团在一起;利益不合,则随时用枪抵在他人头上。我认为这种人性的展现和剧情处理才更合乎人性的真实,一点也不做作和虚假。倒是某些国产剧,过于泛滥道德教育——要么把人完美成神话,要么把人丑化得不如一滩狗屎,显得过于假了。
第三季快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