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出去走走,空气里满是干枯的稻草和翻烂的泥土的味道。五月昆明学习归来,是刚插入的秧苗。可转瞬间,似乎只是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记忆中,腾冲收谷子的时间是中秋节前后的那几天。儿时,看着稻谷一天天的低下头,心中的小窃喜也一天甚过一天。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期待着吃到最喜欢的豆沙馅月饼、浓郁香甜的黄苹果、黑不溜丢的菱角、奶奶家园子里水嫩的大黄李…时常想,为什么忘不了的总是儿时的味道?现在的月饼制作精细包装精美,还有了各种口味,可是,就是替代不了儿时粗糙的味道。现在对节日的期盼依然热烈,可是,期盼的已不再是美食。

        或许,我们一直追溯的只是一种情怀、一段时光、一个故事、一群人。想念一种味道,想念的只是那一段时光和那段时光里的人。

        摘一颗儿时最喜欢的白莓,却迟迟不敢放到嘴里。摘一颗鲜红的“毛哩果”,却觉得酸涩。不是它们变了,是我们变了…

        过家家变换着各种角色,用童话故事的光环包裹着稚嫩的童心。那一刻,世界真的只有王子没有女巫…

      用  “三八线”表达着情绪,却最多只有三天的僵持;而如今放手,便是一世…

        回不去的时光,离不了的旧事,永远在路上的最初的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