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班前,和妈因为几件旧衣服吵了起来。
“这么好的衣服给了别人”
“我问过你,你说不要才给人家的”
“我说不要是想着你要生二胎”
“我都说了,家里地方小,没地方放,你也没说你要啊”
“你家那么小气的人,谁敢直说?你就只想你自己,不想家里人”
“您还想我怎么照顾家里人?要不我把整个家全包了?”
“你这几年,变得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了!”
“我怎么就没有人情味了?”
“逢年过节的,有给你舅姨他们买过礼物吗?你姥姥生日电话都没打!你弟的孩子出生那么久了,连衣服都没想着买几件,都是你妹买的。上次说去看给阿芳买书,到现在都过去半年了也没买。就说你忙吧,那你做美容做头发怎么就有时间啊!”
“我是没做,但不是都让您给钱了吗?您不是说给钱也行吗?”
“那能一样吗?你自己连句话都没有!”
听完这一番话,顿时觉得怒气冲天,我直接摔门而出!呼吸着寒冷的空气,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母亲说这几句话,让我回想起最近几年自己对待亲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像她说的那样,每当亲人有事或有需求的时候,自己除了给点小钱外,并没有用心去为亲人想过什么,也很少联系他们。每当我给亲人买点什么东西时,母亲或亲戚都会特地让受馈者感谢我,每每到这时候,我都从心里说,用不着这样客气,不就是一点钱吗?可母亲认为这就是人情。
想到小的时候,不管到谁家,只要是赶上了饭点,不管什么饭菜,主人都会添一双筷子一个碗,热情的邀请对方一起用餐。尤其是家里买了肉或做了好吃的,会把左邻右舍的好友叫来一起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做了排骨,他们好像闻到饭香似的,一个接一个的来,桌子上的筷子一个接一个的加,最后桌子坐不下了,我们姐弟三人和我妈只能站着吃了。我妈说,把客户招待好,自己少吃点没关系,要不说出去让人家说咱俩家不懂礼。看我妈看来,人情味就是热情好客吧。
家里的节日很多,每月都有农历节,农村里的人特爱过节,借着过节走亲访友。每次回家,要是赶上过节,母亲都会叮嘱我过节回家要给亲戚带手信,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得有一份,买了东西还得亲自登门拜访,坐上一会聊一聊。如果是赶上过年,我们送完礼物后,亲戚朋友还会宴请送礼之人,走一轮下来,过年期间除了除夕和初一在家吃了饭,其余时间都在各个亲戚家吃了,等在各家吃过后,年也过完了。在母亲看来,礼尚往来就是人情味。
农村的人特别喜欢摆酒,红白事都需要做。除了婚礼和丧礼,满月酒,周岁酒,入伙酒,寿宴都是必不可少的,礼钱也不能少。之前看来,都觉得他们是打肿脸充胖子,收入有限,却要铺张浪费摆酒,每家都这样,其实就是钱在各家转一圈,然后回到自己手里。可是在他们看来,这些仪式不能少,家里有大事了,需要广而告之,让亲戚朋友知道这个家族还有人做主,二是接着这个时间,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亲戚多活络,让后辈人知道还有这一门亲戚,我爸老挂嘴边的话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不走就没了。所以每当姑表中有长辈生日,我妈都会帮我封一个红包给对方,同时一定叮嘱我给对方打个电话问候下。这十多年来,每年有十来个电话是必须打的。这一路下来,亲戚们都说我三姐弟最有礼数,和我们家的关系也比较好。在我母亲看来,人情味就是要惦记着亲人。
小时候看着父母对待亲朋好友,耳濡目染的认为待人接物就应该是那样的。可当上了大学,再后来工作留在了城市,离家越来越远,身上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了。现在的我,回到家门一关,整个世界只有屋里的几个人。邻居只是一个名词,并不会有行为上的交集。亲戚离得太远,估计十年都才能来一次,爱人家里的亲戚也都分散在各地,在诺大的北京城,竟然找不到两家可以走动的亲戚。加上城市生活的压力,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讨好老板同事以挣更多的钱?如何给客户送礼拿更大的业务?如何和陌生人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至于亲戚朋友,等有时间联系吧……
这一等,错过了朋友的婚礼
这一等,错过了奶奶的丧礼
这一等,错过了外婆的80大寿
等来了母亲的一句“你没有人情味”。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情不是用钱能解决的,亲朋间的人情往来,是情感维持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了客套,没有了寒暄,也就没了关系,没关系也就没有感情,没了人情味!我想到外乡人对我们家乡人的一个评价:“禾洞人有情米无胶”,说的是禾洞的米不好吃,但人情特别好。我想应该要保留这个优良品质。